作者|半顆
編輯|方圓
排版|王月桃
6月的一紙換帥公告,讓珠江啤酒在夏日的輿論場燥熱了起來。
執掌珠江啤酒十二年的董事長王志斌正式卸任,由前總經理黃文勝接棒。交接發生在一個微妙節點:過去十年,王志斌為珠江啤酒打下了堅實的高端化基礎,推動“3+N”品牌矩陣成型,97純生更是將8元價格帶打造成新的業績引擎。但另一邊,全國化卻遲遲未見突破,公司95%以上營收仍來自華南。
啤酒高端化戰火正盛,8元價格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場日益激烈的戰役中,新官上任的珠江啤酒能否帶著8元啤酒迎來新局面?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公告截圖
01
8元啤酒混戰
如果仔細盤點王志斌在珠江時留下的成績,高端化顯然是最亮眼的一個。
根據2024年財報,珠江啤酒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57.31億元,同比增長6.56%;啤酒銷量143.96萬噸,同比增長2.62%;歸母凈利潤約8.1億元,同比增長29.95%,實現了盈利與規模的同步增長。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2024財報截圖
從營收結構來看,2024年,珠江啤酒的增長動力大半來自高端產品。
數據顯示,2024年珠江啤酒高端產品實現營收39.04億元,同比增長13.97%,占公司總營收近七成,毛利率為48.6%,顯著高于中檔和大眾產品。而中檔產品營收同比下滑11.41%,大眾產品則保持13.48%增速。但后者規模較小,貢獻約3.68億元,對整體營收影響有限。
整體來看,高端產品的強勢增長也拉升了整體噸價,2024珠江啤酒噸價上漲147元多,同比增長約12%。
若從數字看高端化進程,珠江啤酒確實在行業中也算排行前列。2024年,其高端產品占比已達到68.12%,而重慶啤酒約為58%,華潤中檔及以上占比剛超過50%。
這與珠江啤酒較早啟動高端化有關,早在2013年,珠江啤酒便已開始高端化轉型。2019年時,高端產品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49.14%,與中檔產品的42.60%不相上下。到了2024年,高端產品營收已經遠超其他產品層級,占據主導地位。
在產品層面,珠江啤酒構建起“3+N”產品組合戰略,主力品牌包括雪堡系列、純生系列、珠江系列,同時搭配精釀、原漿、風味飲料等特色產品。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公眾號
按價格帶劃分,珠江零度覆蓋4-6元價格帶,珠江純生主要定位6-8元,97純生則布局8-10元價位,主攻中高端市場。其中,97純生自2019年面市以來表現尤為亮眼,2023年銷量接近30萬噸,四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0%,97純生所在的8元價格帶,也成了珠江啤酒的主攻價格帶。
值得注意的是,“盯上”8元啤酒的不止珠江一家,重慶啤酒有樂堡、華潤有勇闖天涯superX、燕京啤酒有U8、百威亞太有哈啤冰純……這一區間群雄環伺,隨著啤酒高端化趨勢推進,8-10元區間正逐漸成為當下啤酒行業競爭的核心戰場。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在行業高端化發展趨勢下,啤酒廠商的推廣資源主要向8元以上核心產品集中。經過前期持續投入與培育,目前我國消費者對8元至10元價位的接受度已有明顯提高,此價位產品具備進一步向低線城市滲透的勢能。
圖片來源:攝圖網
酒訊就產品結構、高端化及全國化策略等問題致函珠江啤酒,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02
華南依賴癥
高端產品一路向上,全國版圖卻沒能同步鋪開——這是珠江啤酒面臨的現實。
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珠江啤酒在華南市場實現營收54.91億元,同比增長7.45%,占據總營收的95.81%。而在華南以外的所有區域,全年營收僅為2.4億元,同比下降10.37%,占比僅為4.19%,這個比例甚至還不如五年前王志斌剛上任時的5.04%。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2024財報截圖
這種地域間的差距,不僅體現在銷售額上,更表現為盈利質量的失衡。財報中提到,珠江啤酒在廣東市場的毛利率高達47.8%,但省外市場的毛利率卻只有12.06%。
差距背后,一個直接原因是高端產品銷售幾乎集中在華南,例如明星產品97純生,雖然在廣東已經站穩8-10元價格帶,但到了省外,大多還是靠中低端產品撐門面。
以北京為例,酒訊在走訪朝陽區部分商超后發現,珠江啤酒在售產品以珠江零度和經典老珠江為主,97純生的上架比例略低于前兩者。
問題隨之而來:為什么以97純生為代表的8元啤酒,在廣東能一路走紅,卻難以在其他市場復制成功?
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廣東的市場環境,與珠江啤酒的高端化路徑高度適配。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官網
作為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六的省份,廣東不僅消費力強,還是為數不多仍在增長的啤酒市場。2024年,廣東啤酒產量同比增長1.7%,達到474.72萬千升,一舉超過山東,成為全國第一大啤酒產地。
珠江啤酒作為扎根廣州的老品牌,本就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全國首款純生啤酒”珠江純生在本地有情感認同和飲用習慣,珠江8元啤酒在廣東的走紅并不意外。
但這種增長模式放在省外,就顯得有些水土不服了。
珠江啤酒雖然在華南地區家喻戶曉,但在省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相較于青島、燕京和華潤等巨頭略遜一籌。即便97純生表現強勢,在非本土市場也很難一口氣講清楚產品優勢、歷史底蘊和品牌定位。
經銷網絡的鋪設問題也是珠江啤酒走出華南的限制因素。珠江啤酒在廣東依靠較成熟的終端體系實現高效動銷,但在其他地區仍以傳統經銷商為主,缺乏直接面向終端的掌控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廣東的經銷商數量占比下降至35.69%,而省外經銷商數量上升至883家,占比超過六成。
圖片來源:珠江啤酒2024財報截圖
然而,這一龐大的經銷商體系僅貢獻了不足5%的收入,呈現出明顯的“數量增長但貢獻滯后”狀態,暴露出珠江啤酒在省外渠道體系的效率問題,難以支撐其高端產品的有效鋪設與品牌認知傳播。
更關鍵的是,珠江啤酒進行突圍的“刺刀”——8元價格帶產品早已成了紅海。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認為,啤酒作為本地屬性較強的品類,若要在異地市場實現高端化,前提是必須具備足夠的市場占有率。而想要在一個區域內提升占有率,就意味著需要在該地與原有的主導品牌正面競爭,這無疑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百威、華潤、燕京、重慶等廠商在這一價格帶上幾乎全軍出動,華潤高管曾直言:8元細分價位是擴容最快,也是目前中國啤酒高端化競爭最激烈的。
圖片來源:酒訊制圖
顯然,在渠道能力尚未構建起優勢、品牌勢能仍偏向區域的情況下,珠江啤酒的全國化步伐注定走得不會輕松。
03
全國化挑戰
問題很明顯,珠江啤酒自我認知也很清晰。
在2024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珠江啤酒回應了大眾對于“過度依賴單一區域市場”的質疑:公司在全國多個市場有布局,優勢市場主要集中在華南,公司將持續完善全國營銷網絡,努力增強公司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不過,要真正擺脫區域性品牌的標簽,僅靠戰略意愿顯然不夠。橫向對比來看,珠江啤酒5%的省外營收占比確實處于行業末位。2024年,重慶啤酒西北、中部和南區營收分別占比約為27%、42%、31%,區域傾向不算明顯;青島啤酒的山東省外營收占比超三成,燕京啤酒也有46.6%的收入來自華北之外。
在全國化的道路上,營銷投入必不可少。2024年,珠江啤酒銷售費用占營業成本比重為14.7%,低于青島啤酒的24%、重慶啤酒的33.4%和燕京啤酒的18%。珠江啤酒要在其他區域復制廣東的成功路徑,未來在品牌建設和市場投放的投入或將進一步增加。
圖片來源:酒訊制圖
渠道體系升級也箭在弦上。目前,珠江啤酒仍高度依賴傳統渠道,2024年傳統渠道營收占比近九成,而電商和夜場渠道合計不足3%。眼下的市場節奏早已換了玩法,線上、場景化、社交型消費越來越主流,老一套跑馬圈地逐漸式微的情況下,渠道改革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刻。
在此背景下,珠江啤酒若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化突圍,顯然需要在品牌、市場、渠道等維度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戰術戰略調整,這也是珠江啤酒換帥之后,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然,或許珠江啤酒真正要解決的,恐怕不是“有沒有能力全國化”,而是“要不要硬著頭皮全國化”。正如廣科戰略首席咨詢師沈萌所言,走出區域全國化并不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企業應該在不斷優化收益結構的前提下實現增長。
與全國化相比,如何在本地市場持續優化收益結構、穩住基本盤,同樣值得重視。與其盲目鋪攤子,不如先把現有優勢區域的收益結構做精、做透,把產品和渠道的基本盤穩住,再考慮是否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
酒 訊
ID:jiuxunzlty
專注酒圈大小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