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歷六月初一了。這個日子可不簡單,老輩人都說這天能看下半年旱澇。
村里80歲的張大爺天天盯著日歷看。他種了一輩子地,最信"六月初一雨,秋收谷滿倉"這句老話。
氣象臺說后天局部有陣雨。這可把老農們急壞了,地里的玉米剛抽穗,最怕連陰雨。
"動了流就完蛋!"李嬸邊曬麥子邊念叨。她記得前年六月初一下大雨,秋收時玉米都泡爛了。
但專家說了,單靠一天天氣判斷旱澇不科學。現在有衛星云圖,比老黃歷準多了。今年夏天副熱帶高壓異常活躍。
北方可能暴雨成災,南方反倒要防著點伏旱。老王頭蹲在地頭直嘆氣。他種的十畝花生剛出苗,最怕旱。
"紅云照半年"的諺語讓他心里發毛。
農業局數據顯示,去年因澇災損失了1200萬畝莊稼。今年提前備好了排水設備。"南風急,稻穿蓑"這話在江南挺靈。
但氣象模型顯示臺風可能偏少,老話也不全準。水庫管理員老周忙著調節水位。他說寧可信其有,萬一來暴雨就抓瞎了。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農諺在北方和南方解讀完全不同。北方盼雨,南方怕澇。
農業專家提醒,要結合現代預報和傳統經驗。該澆地澆地,該排水排水。您那兒有什么預測天氣的土法子?
歡迎聊聊。種地不易,多留個心眼總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