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后為大”非“斷血脈”!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詩歌說
文/ 陳國勇(河北)
《孟子·離婁上》的竹簡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刻痕歷經歲月摩挲,在后世的口耳相傳中逐漸模糊了原初的棱角。
兩千年前的暮色里,舜站在婚姻與孝道的十字路口。父母的偏見如同厚重的烏云,執(zhí)意要將他困在家族的桎梏中。然而,他沒有被表面的禮數(shù)所束縛,而是以娶親延續(xù)宗族血脈的抉擇,完成了對“孝”更深層次的詮釋。在孟子眼中,真正的“無后”,從來不是血脈傳承的斷裂,而是一個人對家族、對倫理、對責任的背離。舜的不告而娶,看似違背了“父母之命”的孝道形式,實則守護了“傳宗接代、延續(xù)家族”的孝道內核,這是對“無后為大”最生動的注解。
時光的洪流奔涌向前,裹挾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迭。現(xiàn)代社會的霓虹燈下,“后”的定義早已突破了血脈的藩籬。它化作敦煌壁畫中匠人們一筆一畫勾勒的飛天,千年后仍在訴說著文明的璀璨;它變成古籍善本里先哲們一字一句書寫的智慧,跨越時空滋養(yǎng)著后人的心靈;它是教師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的知識火種,在莘莘學子的心田綻放成思想的繁花。那些將大愛、智慧與文明傳遞下去的人,即便沒有親生子女,卻用另一種方式讓“后”的內涵生生不息。
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終于讀懂,“無后為大”叩擊的從不是子宮的門扉,而是每個人心中責任與傳承的回響。
這正是:
孟言載道越千年,孝意深藏字句間。
不告而婚非悖禮,續(xù)宗守義敢擔肩。
莫將血脈當唯一,且把精神作續(xù)延。
古訓新思相映處,傳承正道自昭然。
作者簡介:陳國勇,男,1957年12月5日生于河北唐山,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干部。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河北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唐山市音樂文學學會顧問,曾任唐山《詞作家》副主編、《唐山老年》編委及《冀東烽火》采編,同時是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副秘書長、路南區(qū)紅十字會志愿者委員會秘書長。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fā)原創(chuàng)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fā)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xiāng)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fā)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fā)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shù)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chuàng)”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fā)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xiāng)村精短文學》原創(chuàng),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