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易》,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高深莫測”。它似乎總與玄奧、神秘、難懂這些詞掛鉤,被誤以為只有風水先生、哲學家或古文字專家才能讀懂。
然而,當你真正翻開這部被譽為“群經之首”的文化瑰寶,便會驚覺:64卦恰似64部人生劇本,早已將現代人的焦慮、迷茫與抉擇困境寫盡寫透。
成都永陵博物館藏后蜀石經拓片《周易》
為何看似高深莫測的《周易》能與當代生活無縫銜接?因為它的本質不是教人求神問卜,而是古人以“陰陽交感”“三才并立”“變易永恒”等哲學思維為工具,將宇宙運行規律與人生處世之道,巧妙轉化為符號系統的智慧結晶。
就像古人用蓍草推演卦象,今人完全可以借由這套思維體系,解碼生活中的各類難題——遭遇職場瓶頸時,不妨從“乾卦”中汲取進取智慧;陷入人際矛盾時,可在“謙卦”中探尋處世之道;深陷焦慮內耗時,更能從“太和”思想里領悟和諧之美。
易學大家余敦康先生嫡傳弟子寇方墀,多年潛心研讀《周易》,近年來,她一直致力于為不同階段的《周易》愛好者提供全面而系統的學習門徑,她的《周易講讀》旨在發揚易學正脈,為讀者提供可以安身立命、經世致用的大易之道。
真正難懂的,并不是《周易》本身,而是我們用錯誤的眼光去看待它,遮蔽了它作為“智慧源頭”的那份清晰與通透。如果能放下成見,帶著再認識的眼光去讀它,你就會發現,《周易》其實并不難。
#01
《周易》只是一本算命的書嗎?
簡單地說,《周易》最初是一部占卜之書,后來加入了哲學思想。它由兩個部分構成:卦爻符號與卦爻辭組成的《易經》,以及解釋《易經》的哲學文獻《易傳》(也稱“十翼”)。經過漫長歷史的積累,它逐漸從原始宗教巫術轉變為哲學與人生智慧的經典。
湖南長沙湖南博物院展品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六十四卦》。
#02
為什么很多人讀不懂《周易》?
一方面是因為《周易》保留了大量古老的象征符號和占卜用語,另一方面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它的核心其實是一套貫通天人關系的整體思維模式,強調動態的過程、關系與變化。如果用孤立、靜止的觀點去看,自然會覺得難懂。
#03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道”,“易道”其實很簡單,就是《周易》揭示的宇宙人生根本道理,包含思維模式、價值理想和實用操作三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在古人的心目中,都把易道看作一個三位一體的完整結構,既不能歸結為單純的思維模式,也不能歸結為單純的價值理想或者實用性的操作。
是什么:統貫天人的整體思維
這種思維把世界的統一性看作一個自明之理,著重于探索天與人、主與客、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便從整體上把握其中的規律,用來指導人事。
要什么:以太和為最高目標
一方面援引天道來論證人道,把天道的自然規律看作人類社會合理性的根據;另一方面又按照人道來塑造天道,把人們對合理的社會存在的主觀理想投射到客觀的自然規律之上。
怎么做:趨吉避兇,轉禍為福
《周易》從憂患意識出發,立足于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想,強調發揚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力圖趨吉避兇,轉禍為福,使客觀形勢朝著有利于人類目的的方向轉化。其主旨在于把對道、器、變的客觀認識用于實際生活,推而行之以成就一番事業。
#04
那些奇怪的符號(卦爻)有什么用?需要背下來嗎?
最基本的是“陰陽”符號,它們組成了八卦。關鍵不是死記硬背符號,而是理解符號背后的哲學思想和認識方法。
事物處于不斷流轉中,每個卦象都代表一定的自然現象或人生處境,爻位之間關系亦錯綜復雜,如承(下對上)、乘(上對下)、比(相鄰之配)、應(隔位之應)。
八卦、卦形、卦象、卦德列表
此外,《周易》強調“時”的重要性,每卦六爻代表一個時態變化過程,形成一個由時間、地點、條件構成的具體情境,其核心是動態理解事物的整體狀態,中位(爻二與爻五)則體現最佳的陰陽配置。
整體而言,《周易》通過承、乘、比、應、時、位、中等體例,構建出一套嚴密而動態的宇宙和社會秩序模式,為理解變動中的世界提供了象數與哲理的雙重指引。
#05
《周易》有哪些很厲害的思維?
易學思維是一種深入日常、習而不察的思維方式,其特點在于強調過程、關系、整體和變化,與西方思維注重結構、實體、分析和靜態存在形成鮮明對比。
盡管兩者的區分并非絕對,但易學思維更傾向于從發展的、聯系的、整體的和動態的角度理解事物,因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也為問題判斷與決策提供了獨特方法。
過程思維
易學思維看待事物時,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它,而是把事物的存在放置于某個發展過程中去看待。以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來解釋宇宙的生成演變,是易學思維的特點。
比如乾卦六爻以龍來象征,龍由潛藏、顯現、朝乾夕惕、或躍、騰飛,一路向上,體現了陽剛之龍的進取奮斗精神,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由于知進不知退,陽剛超過了極限,走向了反面,出現了亢龍有悔的局面。
通過對過程的分析,爻辭提出相應的勸誡和提醒,使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可控,從而避免出現不希望出現的局面,這就是過程思維。
乾卦以龍為象,乾卦六爻運行的描述,展現了龍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生命歷程。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關系思維
易學思維十分注重考察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不是孤立的。事物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此事物與其周圍相關事物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離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得到發展,也不可能被認識清楚。
八卦的結構及其對偶組合(如乾與坤、坎與離等)體現了陰陽對立與互補;八卦在空間與時間上的排列則反映了宇宙中事物多樣而統一、時空互融的特性。
此外,六十四卦的排列并非任意,而是構成一個有因有果的序列;六十四卦還通過綜卦、錯卦、交互卦等形式,體現出物極必反、陰陽互補、變化不居的規律。
整體思維
易學思維的另一個重要特性就是注重整體觀。整體思維方法滲透在太極、八卦、六十四卦等各個方面,如河圖、洛書、太極圖等,都是中華文化傳統中古老的整體結構模型。
每個卦體由六爻組成,內部關系結構復雜,體現出多重組合關系,包括:(1)貞悔關系,即每個六爻卦由上下兩個三爻卦組成,下卦(貞)與上卦(悔)的互動決定整體卦象與義理;(2)三才關系,六爻分屬天地人三才,體現三者統一的整體觀;(3)比應關系,爻與爻之間如承、乘、比、應等關系,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系統結構。
整體思維滲透至易學體系的各個層面,并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圖片來自壹圖網。
動態思維
《周易》認為萬物處于不斷的“變”與“通”之中。“變”指質的變化,如新舊交替、從無到有的根本轉化;“通”則是指事物在同一體系內的持續發展,如人生的成長衰老過程。
任何事物都會有盈虛消長的過程,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人要充分認識到事物變動不居的特點,認識規律,適應規律,把握規律,才能走上光明之途。
《周易》強調宇宙間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人應以變化的眼光理解世界。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06
《周易》能帶來哪些具體的啟發?
《周易》的簡單,在于它以陰陽為基、以變易為綱,將宇宙規律與人生智慧濃縮為符號與哲思的統一體。
它的難懂,恰因后人沉迷于象數細節的繁瑣推演,或困于卜筮形式的神秘化解讀,反而忽略了其中蘊含的整體思維、價值理想與實踐智慧。
讀懂《周易》,關鍵在于化繁為簡,不必困于古奧文字,而是回歸“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初心,讓易道的智慧真正成為現代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資源。
認識自我,成人成物
《周易》以“禮”為核心,認為社會秩序應效法天地的陰陽結構。天地雖有尊卑,但通過陰陽感應、協調互補才能生成萬物,這成為人倫秩序的自然原型。《易傳》強調,陰陽之分與陰陽之合構成中正之道,這種原則適用于各類人際關系的調整,追求整體和諧。
《周易》主張人應效法天地,既遵循自然的“他律”,又發揚主體的“自律”。人之善性不是天生靜止的,而是在持續承繼自然規律與積極實現善行的過程中逐漸成就的,道德修養是一個將外在規律轉化為內在德性的動態過程,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德性圓成的理想境界。
立身決策,涉世妙用
行為是否正確,其后果是兇是吉,是禍是福,并不取決于行為本身,而取決于行為是否適合具體情境的規定。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經常遇到不同的情境,究竟應該做出何種對策,采取何種行動,都能在《周易》這部書中找到方法論上的指導。
六十四卦所象征的六十四個時態,幾乎囊括了人們所能遭遇的各種不同的處境,如果隨時去細細體會,必定能使自己裁度事物、立身決策的智慧趨于上乘。
張居正曾精辟地指出《周易》的智慧就在于“涉世妙用”,具有強烈的實踐功能。
順天應時,自強不息
《周易》提出“太和”思想,強調剛柔協調、陰陽互補所帶來的萬物和諧與天下太平。這種和諧并非自然靜態,而是需要人主動追求的理想目標,因此《周易》提倡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周易》既肯定秩序的必要性,也不拒絕變革,認為變革是宇宙規律,目的是實現更高層次的協調。《周易》融合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一方面洋溢著一種奮發有為的高昂的理想主義,另一方面又對復雜多變的現實環境有著清醒的客觀認識。面對當今世界的沖突與困境,這一思想仍具啟發意義。
書友中有對《周易》感興趣的嗎
談談閱讀《周易》帶來的啟發和收獲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公號粉絲限量專享
親簽+鈐印定制版
發揚易學正脈
為讀者提供可以安身立命
經世致用的大易之道
掃碼進群,更多福利
-End-
封面圖|視覺中國
觀點資料來源:《周易講讀(上下)》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點擊名片 ?標關注我們▼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