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一個詞比較流行,就是文化入侵。其實按我看來,這世間并沒有什么文化入侵,只有文化融合。以殺人為手段而達到目的的例外。
就從佛教與道教來說吧,對于中國來說一個是外來的宗教,一個是本土宗教。
熟悉宗教史的都知兩者爭了多年,兩者在爭論的過程中兩者又不停地學習與融合。
嚴格來講,現在的中國佛教早就不是原始的那個佛教,現在的道教也不是原始的那個道教。
這里也沒有什么好或不好,用佛教的話說是因緣際遇,人們接受就好。
站在周易的角度來看,文化交融是陰陽交替的一種宇宙規律。例如北方寒冷陽氣足,南方炎熱陰氣盛。
南北的陰陽大家不要看表面,以為熱的地方就陽氣旺,冷的地方就陽氣弱。
其實陽氣最重的點是北極點,因為陰極就陽生。而陰氣最重的點是赤道點,因為陽極就陰生。
所以越是往北的人就越強壯,而越是往南的人就文弱,這就是陰陽特性的體現。
陰盛則喜歡陽剛,陽盛則喜歡陰柔,陰陽兩者可以理解為異性相吸。
陰陽沒有說誰好或誰不好,過陰則弱,過陽則剛而易折,總之就是陰陽平衡為好,這也是一種大自然的相互吸引。
作為文化來講在古代東西方路途遙遠不方便交流,但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哪怕更遙遠的資訊也可瞬間就送達,所以文化也就更容易進行交流。
有人說文化入侵會傷害我們本地文化,我們要怎樣怎樣,其實我覺得這種做法就如掩耳盜鈴沒有任何意義。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努力發揚我們自己文化,推廣我們自己的文化。
而不是一邊罵我們自己的文化是垃圾、是封建然后另一邊又罵別人文化入侵。
我并非危言聳聽,現在網絡上有多少罵中醫的,罵周易風水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不管怎么說都好,有一些東西是大勢所趨,是宇宙規律。
從陰陽角度來講,以后的東方文化可能會在西方有更大的發展,而西方文化也同理。
例如情人節吧,現在中國人很多年輕人就喜歡過2月14,而不知道什么正月十五。
這也很正常,中國古人對情人這種節有點忌諱,不敢拿到桌面公開說,所以一直以來都不算是什么大節日。
而西方人則不一樣,他們的思想覺得這并不是什么難為情的事,愛都愛了,有個節日當然就更好。
又例如說我國的南方與北方,近一二十年隨著北方人南下,說普通話的在兩廣也越來越多。
而北方呢,之前北方人不怎么注重風水的,現在也越來越多人重視了,還有茶道的文化也是。
我在2010年左右就到北方幫人看陰宅風水,那時幫忙干活的工人一見我就問,您是南方來的吧?我說是。
他們說,我們這邊很少懂這個的,所以我一看您的手法就猜到您是南方過來的。
所以講不管哪個地方的人都會按陰陽的趨勢而發展,這是宇宙非物質層面的變演,直到最后又開始新一輪的周期。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就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學習吧!
作者文超良,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