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工商業儲能市場開啟新一輪大洗牌,隨著136號文的出臺,行業正從政策驅動走向市場驅動,不確定性與日俱增。
在同質化競爭、價格戰加劇的當下,單純依賴硬件參數的比拼并不全面,遠景作為深耕全球市場的新能源領軍企業,其工商儲“內循環+外循環”戰略,打通軟件、硬件與服務頗具啟示。
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階段,差異化能力背后解決的是特異性需求,綜合能力則保證的是客戶產品的穩定性,這兩點是充分競爭客戶的前提。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為正文:
01
“不確定”下的生存法則
儲能行業正從政策驅動走向市場驅動,我國電力市場開啟一場多元化改革。
當前,江蘇、廣東、山東等省份紛紛調整電價政策,這讓依賴峰谷套利的工商業儲能迎來新一輪危與機,行業進入到了一段“不確定”期,如何實現“穩盈”成為大家都要解決的問題。
解答電力市場改革命題的關鍵,在于真正理解這一改革的深層動因。
類比來看,我國電力市場改革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價格闖關”思路相似,相關企業都需要直面以下兩大問題。
其一,如何把計劃內經濟體系和市場經濟體系并軌,讓行業從政策驅動走向市場導向?
其二,如何根據市場供需形成真實的價格,并讓價格真正反映市場實時變化的供需?
要適應電力市場改革,就是需要理解國家電力系統設計的全套規則,讓儲能等各類產品能夠快速適應市場、捕捉實時發生的供需變化機遇、并實現最大化套利。
就工商業儲能而言,單一的峰谷套利模式正面臨著不小的盈利波動性、間歇性與隨機性難題。
產業成熟度的提升,需要進一步擺脫峰谷套利的單一模式,走向多元價值的新發展階段,創造更多可盈利的商業模式、開拓更多可盈利的現實應用場景,這一層面,其實在電力市場有充足經驗的廠商往往更游刃有余。
舉例而言,遠景憑借對行業趨勢的深度洞察,率先推出“內循環+外循環”場景化雙循環解決方案。
從供給側來看,內循環要求企業進一步減少外購電,轉而加大自發綠電的使用量,并利用儲電手段實現電量的跨時利用,降低供應側電網購電帶來的成本壓力。
從需求側來看,外循環就是要提升工商業儲能的獲利靈活度,讓電力交易從零售走向批發,及時相應現貨交易需求,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基于此,遠景實際也是在引領工商業儲能市場從“峰谷套利”單一模式走向“多元化價值重構”時代。
02
打造綜合實力
工商業儲能系統由電池系統+BMS、PCS、EMS、變壓器、消防系統、監控及報警系統等多部分組成,這就意味著企業的競爭并不僅僅停留在硬件或軟件的單一維度,而是需要打造軟硬服一體的綜合能力。
以遠景為例,其在硬件層面有從電芯到儲能變流器的全棧自研能力,并向著能源密度越來越高、儲能變流器功率越來越大的趨勢不斷迭代。
據悉,5月底,遠景動力滄州電池超級工廠正式下線500+Ah儲能電芯,并將適配當前市場主流6+MWh儲能系統方案,新一代產品相較過去大幅提升了單體儲能集裝箱能量密度,節約占地面積20%以上,電氣與裝配連接減少20%。
此外,該產品已配套行業頭部儲能集成企業,實現“量產即出海”,交付全球市場,此外,遠景動力已發布的700+Ah儲能電芯預計將于2026年量產。
截至目前,遠景在全球范圍內已經交付了總規模為30GWh的儲能系統產品,在手訂單超過50WGh。
應用層面,工商業儲能的本質是利用儲能系統既能充電又能放電的性能,幫助用戶節約電費、獲取需求側響應獎勵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而高效盈利需要精細化管理的加持,軟件在此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綠電消納率、如何降低綜合用能、如何做好電網間的協調,都需要一個智慧大腦基于實時電價與復合需求,進行動態優化智能決策,以實現高價值應用匹配。
遠景零碳綜合能源產品解決方案負責人張旸曾表示,只有當發電預測和負荷預測準確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結合電價預測才能發揮其價值,通過軟件的交易能力,幫助綜合能源場站、儲能電站做出最優的交易策略。
當前,遠景的產品線已經從發電側、源網側拓展至負荷側,其工商業儲能產品,超充、快充產品,微網協同控制產品,也在應對負荷側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應運而生。
國產廠商已經走到了綜合能力比拼階段,此前關于電力市場的理解、構建的軟硬全棧能力,開始成為新階段下的敲門磚。
03
新一輪洗牌期
如今的儲能行業,類似于2018年的智能機行業。同樣在大洗牌時期,市場陷入了一種飽和式競爭,而顛覆性的技術尚未出現,內外貿易環境卻進入震蕩期。
彼時,智能機廠商的競爭焦點集中在屏幕樣式、手機厚度、攝像頭形狀、充電速度、內存容量,開啟了一場硬件軍備賽。
七年后的今天,儲能系統也開啟了占地面積、容量大小、儲能時長、充放電速度的新一輪比拼。
然而,這些共同追求之下,邁入小體積、大容量、長時儲能的工商業儲能產品,其性能在真實應用場景中的數據表現,能否與企業宣傳的理論最大值相符,又能否滿足用戶的現實期待,仍然是存疑的。
而從安全層面來看,長時儲能的大容量電芯往往更容易造成熱失控風險,隨著儲能電芯容量沖擊700+Ah,工商業儲能企業需要保持技術激進與安全保守的平衡。
基于此,硬件競爭實際已經走到了效用邊際遞減的時期。
對此,張旸表示,當前,儲能行業布局的重點還是在硬件設備、技術參數和成本價格等方面,但是以后軟件將重新定義工商業儲能。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部分企業的儲能柜產品報價已經逼近成本線,硬件進一步降價的空間有限,而在技術路線層面,各廠商也陷入了同質化的窄巷競爭,硬件創新對收益提升的邊際效益并不如行業發展初期明顯。
由此,各廠商通過AI運維實現全生命周期降本,用智能算法提高電力市場收益的做法可能會成為下個階段破局的方向。
04
尾聲
遠景給工商業儲能市場提供的公式在于:硬件+軟件+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階段,差異化能力背后解決的是特異性需求,綜合能力則保證的是客戶產品的穩定性,這兩點是充分競爭客戶的前提。
與此同時,競爭硬件參數是必須,但并不是全部,效用邊際遞減的情況下,誰能在夯實硬件根基的同時加速軟件生態的成熟,誰就有望在新一輪洗牌中贏得先機。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 XINLIU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