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選秀大會上,楊瀚森在第16順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選中,正式成為NBA球員。這個順位遠遠遠遠超出中國球迷的預期!!!
2001年4月6日,達拉斯小牛主場對陣亞特蘭大老鷹,上半場比賽結束前26秒,來自中國的王治郅披掛上陣。看臺上一位中國球迷高高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大郅,哥們來了!”
那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第一次出現在NBA的賽場上。王治郅不負眾望,短短8分鐘的出場時間里,5投2中,拿下6分3個籃板。
那時候王治郅、姚明與巴特爾組成的三大中鋒青春年少,中國男籃正蒸蒸日上,接下來好像會有長得看不到頭的巔峰。
王治郅的腳步、靈活性、手感、球商,在他這個身高上,放到全世界籃壇都是頂級的,在進攻方面,他在NBA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后來的年輕球迷很少真正了解這一點,他們見到的王治郅,也許是2006年回來之后的王治郅。2006年,他有一年多沒球可打,年紀也已過了巔峰。
更不幸的是,在隨國家隊參加歐洲拉練時,他膝蓋韌帶斷裂。因為在事實上背著“贖罪”的重負,傷還沒好利索,便在隨后舉行的世錦賽上匆匆復出。
在那之后,一直到退役的王治郅,已經不具備之前的速度,完全退化為地板流了。而他原有的弱點,對抗弱,防守消極的特點,也無限放大。
遺憾的是,王治郅并沒有百分之百兌現他的天賦。那個近乎完美的開始,本該開啟的是一段更好的歷程。但作為第一個先行者,作為開拓者,他注定要面臨更多的困難與碰撞。
那次所謂的不歸事件,就是美國一個無聊的小報記者為了流量造謠出來的,當然底層的原因,是當時中國籃球界管理方面的過于保守,而王治郅本人又恰好溝通能力欠佳。
三大中鋒與易建聯之后,已經有十多年沒有中國球員在NBA站穩腳跟了。周琦還沒有準備好,王哲林寧可留在國內,丁彥雨航與崔永熙都為了挑戰NBA付出重傷的代價。
但現在,也許終于有人來繼續姚明、王治郅、易建聯他們那一條道路了,楊瀚森比較有可能成為那個人。
現在看來,他的天賦也許比不上王治郅、姚明,但仍然具備相當好的潛力。楊瀚森籃下的腳步與手感很好,這在這個時代是相當稀有的能力,盡管這種能力不被所謂現代籃球重視。
他的球商也很好,經常能夠送出妙傳,有不錯的策應能力,這種能力也許在NBA會被放大。一群飛天遁地、跑位更積極的隊友,對傳球愛好者是非常有利的。
楊瀚森在防守和對抗方向,略優于當年的王治郅。
年齡是小楊另外的一大優勢,王治郅去NBA時已經24歲了,姚明是22歲,易建聯23歲,而楊瀚森剛剛滿20歲。這相當于王治郅在1997年就去了NBA,如果NBA的訓練和比賽,真的更能夠挖掘球員潛力的話,楊瀚森去的時機,應該要比前輩們好得多。
與王治郅、姚明他們相比,小楊也為進入NBA做了更多主動的努力,聯合試訓之外,幾個星期的時間里,他幾乎跑遍了美國,試訓了十幾支球隊。與王治郅不同的是,他不會因為缺席國家隊亞洲杯的集訓,而被開除出隊,不用等到兩年后才加盟,也不用因為全運會、東亞運動會、大運會而缺席比賽……楊瀚森有比較大的概率,融入得更好。
我覺得,從姚明退役開始的中國男籃的漫長低谷,應該逐漸過去了,但愿新的崛起,就從楊瀚森這一代開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