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站在山前,看著那巍峨的山巒,我們會問自己:我是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山是山,我們是人,這是主體與客體的區別。我們作為主體,感知著山這一客體。同樣,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想法、情緒升起時,這些也不是我們。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包括想法、情緒、身體、身份等,都不是真正的“我”。
想象一下,我們的本我就像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從小到大,我們接觸的各種信念就像杯子里裝的液體。這些信念可能來源于愛,清澈透明,散發著光芒;也可能來源于恐懼,灰暗渾濁。當杯子里裝滿清水時,我們的感受是輕盈放松的;如果裝的是污水,我們則會感受到沉重。痛苦,就來源于杯子里裝的這些“液體”。我們是可以決定杯子里面裝什么的。想體驗愛,就裝滿愛;想體驗恐懼,就裝滿恐懼。若不想體驗痛苦,就把杯子里的痛苦液體倒掉,這看似簡單,卻難倒了許多人。
大多數人把自己當成杯子里的水,而不是杯子本身。他們一邊認同過去的自己,一邊又討厭過去的自己,想要改變,卻又像用手按住自己不讓起來,陷入了一個對抗的死循環。想要跳出痛苦,就要認識到自己是誰——我們不是杯子里的水,而是那個空杯子。我們可以自主選擇想要體驗的,倒掉舊的,裝上新的。當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這個空杯子,就不會進行自我懷疑、自我攻擊、自我否定,因為那些攻擊、否定、懷疑都不是我們,而是我們的想法、情緒和感受,它們只是客觀存在,限制著我們的信念。
有人會覺得很難倒掉杯子里的水,因為水裝了太長時間。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不管水裝了多久,只要我們想倒掉,只是一念之間。關鍵在于我們想不想倒掉。我們表層的想法可能天天痛苦,想要改變,但深層的想法可能害怕倒掉后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或者覺得那些信念、情緒對自己有用,比如保留恨意去攻擊別人。然而,我們所產生的情緒體驗都在自己的杯子里,別人的杯子是別人的,我們杯子里的水不可能跑到別人杯子里。所以,痛苦和不原諒最后懲罰的都是自己。原諒,不是放過別人,而是放下對自己的折磨和執念,讓自己回歸輕盈放松的姿態,這是療愈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的,這個本自具足意味著我們是那個空杯子。因為它是空的,所以代表無限,是圓滿的,我們可以無掛礙地體驗一切。每個人的本質都是這個空杯子,只是由于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生長經歷,杯子里的水不一樣,產生了所謂的分別。但實際上,所有的人都是同一個存在。
這個世界整體的一個真相就是“一在體驗多個自我”。這個“一”是一切,它就是我們。這個世界除了我們還是我們,一切都是我們之內,就在我們當下這個身體里、生活的環境里去體驗。看似我們比環境要小的存在,其實我們只是在這里體驗一個角色。當我們明白了這個,就能明白愛到底是什么。
設想一下,當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地球,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化身,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當感受到一切都是我們時,所有的二元對立、分別心瞬間脫落,強大而溫暖的能量涌上心頭,那是無限的慈悲與愛的力量。我們會想要去愛這個世界,愛每一個存在。帶著這份愛,我們會看到每一個人背后都閃爍著光芒,這光芒代表著萬物合一。所謂的分離、孤獨,都是我們忘記自己是誰后得到的副產品。
當我們覺醒之后,會無比喜悅、幸福,感受到深深內在的鏈接感。我們不會因為當下沒有朋友而感到孤獨,因為知道這都是我們。我們可以全然敞開,與他人建立深層的鏈接,全取決于我們的一念。而且,當我們想要與他人建立鏈接時,不會帶著任何索取,而是無條件地去愛。這種心態會讓我們沐浴在源源不斷的愛里,不會匱乏,不會恐懼,我們就是光,是愛。
擁有這雙“慧眼”后,我們能看到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實。我們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愛是無處不在的,陽光雨露都是宇宙的愛,它們無條件、無分別地滋養著每一個人。存在都是愉悅的,我們可以輕盈輕松地開啟任何一個想要探索的事物,因為知道沒有阻礙,這個世界不存在任何問題,一切都如題所示。我們可以允許一切發生,接納一切,包容一切,因為我們沒有理由不允許自己不接納、不包容。
真我永恒存在,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動于衷。修心才是生而為人走向幸福之道的利器。讓我們從認識自己是那個空杯子開始,走向覺醒,擁抱無限之愛,開啟幸福的人生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