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比較,等風來,補能量。
hi,我是貓。
奮斗期間,很平靜跟很上進的狀態都不足為懼,因為起碼這兩種狀態對一個人的能量,一個人的做事效率稀釋不大,是有增益效果的,反倒讓人忌憚、畏懼的是處于低谷期。
把人的一生比作層巒疊嶂的山峰,起起伏伏是自然狀態,你在飛機上從旁邊的小窗口往下望,就發現,這不足為奇,都是有坡度的。
一高一低、上上下下,這更符合自然規律。但人的視野有局限,看到下坡,看不到上坡,看到上坡的時候,不知道還有下坡,于是就很容易陷在當下的困境中,畫地為牢。
倘若都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一覽無遺,那自然感受跟見識拓寬的邊界就不同。
人還是要多去經歷,多去閱人,多去感受這個周期的脈動,在一呼一吸之間,有不同視角的體驗。
奮斗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是卯足了一口氣跑了一段路,但是體能跟呼吸沒有配合好,或者還未修煉到位,就會變成走一段,歇一會兒,再重新出發,在歇一會兒。
走走停停,是很多人習慣的狀態。
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亂投醫的情況,反而是等風來的恬淡跟耐心,是你應該追求的。
想讓自己一直保持在奮斗的狀態里,人還是要摸準自己的節奏。
就像一個有經過跑步訓練的人,他知道自己的配速,自己的心率,自己一口氣能支撐的公里數,就不會亂來,硬來,調整呼吸,最重要的是順著自己的勢頭,那么他自如地完成目標就容易得多。
奮斗的阻力也會減少,上限自然會被拉高。
當然很多時候,停下來也是符合規律的事情,你完全可以當成是命運的提醒,這個階段就好好積蓄能量了。
我們說向上生長是一件耗費能量的事情,倘若你開小差,遲遲回不到奮斗的正軌上,那必然就是其他事項,不管是周遭的環境、周圍的關系、還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在吸食你原本該放在奮斗所需的能量。
在《》這一文中,我們提過能量守恒這件事。
毫無疑問地,能量這東西是有限的,不用在這里,就會用在其他地方上。想想看奮斗如此逆人性,能量消耗肯定大頭,不夠專注,不夠聚焦的話,能量就會分散,它們會更容易順從人性,更愿意服從于多巴胺調配,而非內啡肽的刺激。
摸清自己的勢頭和補充自己的能量都是提高奮斗上限的方法。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無法耐心下來的人,不是接受不了低谷,而是接受不了落差。這是需要每個人都去修煉的,所謂的高峰和低谷,參照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
我們經常說過幸福的能力是要修煉的,是一個人自備的,你擁有了,自然就跟顏回一樣,樂享自己的快活。但是很多人幸福的能力卻不是從自身出發,他們需要參照物,需要跟他人比較,需要對齊,才會有。
這樣的人在低谷期,痛苦是成倍的,是粘稠的,是雙份的。
奮斗本身產生的是一個結果,帶不來幸福感。真的從奮斗中能感覺到幸福感的關鍵在人,他本身就是一個關照自己,專注自己,安放自己的人,自然在什么樣的境遇中都可以活得精彩。
人生這條修行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體會,不需要比較,就去感受,很多時候能用很小成本讓自己快樂的人,本身就有大智慧。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