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第八大隊35中隊上尉機長劉善本,利用由成都去昆明運輸美軍移交通訊器材的機會,擺脫地面控制,駕駛530號B-24轟炸機與機組人員張受益、唐世耀、唐玉文一同飛抵延安,并自稱“反對內戰,宣布起義”,這是國府空軍駕機起義的首例。
劉善本
1949年2月,經中共中央批準,劉善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成為我國開國少將。
但在文革中,劉善本受到殘酷迫害。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準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他是國民黨空軍中起義人中所景仰的先驅,是一面正義者的旗幟。
?空軍少將劉善本?
1915年,劉善本同志出生在山東省昌樂縣農村。劉善本自幼聰穎好學,秉性剛正。
1932年入北平大學附屬高中部學習。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積極參加學校進步組織和抗日愛國運動。
1935年畢業時,面對國家民族危亡的命運,在“航空救國”的思想影響下,考入了杭州筧橋中央航校。同年夏到南京小營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的“空軍入伍生營”學習陸軍知識。一年后,轉入中央航空學校洛陽分校,在那里完成了初級飛行訓練。
1937年3月,又轉入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總校(1938年7月改為空軍軍官學校)中級班進行中級飛行訓練。1938年底,畢業于該校轟炸科,后在成都空軍轟炸總隊、第六大隊和第八大隊任準尉、少尉、中尉飛行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由于國民黨實行不抵抗政策,劉善本所在的轟炸機部隊被撤到河西走廊、蘭州一線,沒能飛上抗日前線。他團結一些飛行員,堅持鍛煉身體,刻苦鉆研航空理論和飛行技術,等待著抗日報國的機會。劉善本開始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他和密友李鑫淼等曾打算去找當時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探尋抗日救國的正確道路,但未能如愿。于是,他便團結一部分飛行員,堅持鍛煉身體,刻苦學習技術,等待為抗戰效力的機會。
1943年初,劉善本作為副駕駛兼領航,參加青海大河壩、玉樹、昌都的航線試飛。在大隊長蔡錫昌因高空缺氧昏厥情況下,劉善本臨危不懼,沉著駕機安全飛回,為在高原玉樹建立第一個航空基地立下功勞。同年秋,他和二十四個空勤機組人員被送往美國學習,先后在4所航校和基地進行B—24型轟炸機飛行訓練。他曾對領航計算尺提出改革意見,獲圣地安娜航校獎勵。
1945年春,取道印度,繞道卡拉奇“就地待命”。1945年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在即,劉善本駕駛一批美國制造的B—24型轟炸機,取道印度回國。飛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時,被指令“就地待命”。眼看著與日本侵略軍最后拼搏的機會沒有了,他非常失望苦悶。
1945年春準予駕機回國。
1946年6月26日,他利用由成都去昆明運輸美軍移交的通訊器材的機會,巧妙地擺脫地面控制,駕機起義,飛抵延安,開創了國民黨空軍駕機起義的先例。毛澤東、朱德親臨歡迎大會,朱總司令還把他請到自己窯洞里作客。 在他的影響下,國民黨空軍先后有100余人駕駛42架飛機起義。周恩來總理多次稱,“劉善本同志是國民黨空軍起義的帶頭人”。
1946年9月底,他受總部委派,赴東北參與創建解放區第一所航空學校,于1947年2月到達黑龍江地區密山縣東安鎮,被任命為航校副校長。
劉善本(左1)、張受益(左2)、唐世耀(左3)、唐玉文(左4)
到東北參加老航校工作途經哈爾濱時的合影
當時,條件十分艱苦,又經常有敵機來襲擾。劉善本吃苦在前,主動作起義人員和教職員的思想工作。親自兼任教官,既講航空理論又教實際操作。教學設備缺乏,沒有教材,他設計出計算尺模型,編寫了《領航學》、《儀表學》等教材。還設計制作了測風盤,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個時期,航校、航空部隊還廣泛應用。在航校工作期間,不僅擔負繁重的管理、教學任務,而且經常執行緊急的飛行任務。
1946年9月22日, 毛澤東主席在其辦公室接見了劉善本,讓他到東北籌建第一所航空學校,并與他合影留念。
1947年8月,按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命令,完成了空運地圖的任務,受到上級的表揚。
1948年冬,錦州前線繳獲一架C—46型運輸機,飛機破損嚴重,他為在航校增設C—46型飛機訓練,冒著生命危險,駕駛這架飛機飛回航校。
1949年2月,經中共中央批準,劉善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9年9月24日,毛澤東主席宴請傅作義、劉善本、鄧兆祥等國民黨起義人員。指出:“由于國民黨軍中一部分愛國軍人舉行起義,不但加速了國民黨殘余軍事力量的瓦解,而且使我們有了迅速增強的空軍和海軍。”
1949年10月1日,在舉行開國大典時,劉善本駕駛C—46型飛機作為空中分隊的領隊長機,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
1949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在老航校的基礎上組建6所航空學校,劉善本任第一航空學校校長。1950年6月,速成班學員畢業,他率領這些學員組建華東空軍第四混成旅,任副旅長。
1951年11月,以第四混成旅第12團為基礎,擴編為航空兵第10師,劉善本任師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作為航空兵師長率部參戰,曾組織過空軍的首例夜襲作戰,并使用了電子對抗和照明轟炸等戰法。
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軍銜,并榮獲一級解放勛章。
1964年,晉空軍少將軍銜。曾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還曾任空軍學院副教育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劉善本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言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吳法憲一伙進行堅決斗爭,不顧個人安危,上書揭露林彪、吳法憲反革命罪行,結果遭到秘密關押和無端審訊,以及殘酷迫害。
1968年3月10日去世,終年53歲。
1975年10月,空軍黨委作出決定,為劉善本平反,恢復名譽,并將其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