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專家認為:一旦放開二孩政策,育齡婦女將會多生育9700萬個孩子!可是二孩政策放開八年,結果卻一年比一年少!
中國的獨生子女計劃實施了很多年,當年寫在墻上的標語依舊清晰可見:“少生優生,幸福一生。”
這項政策早已經深入人心,雖然還是有很多家庭選擇交罰款生二胎,但生很多孩子的景象確實不見了,最常見的就是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
時間來到2016年第一天,二胎政策出臺了,所有夫婦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場景。
新政策還沒有下發,有不少人就開始為未來的稀缺資源發愁,畢竟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如果要放開生孩子的話,新生兒的數量簡直不敢想象,將來的資源能支撐這么多人生活嗎?
現實中的結果根本用不上他們擔憂,因為現在的人和以前大不相同,從前是生活條件不好所以多生孩子多幾個勞動力。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孩子的各方面教育和新技能也被重視起來,不管是輔導班還是日常的生活質量,一個家庭托舉一個孩子已經是很吃力的事情了。
生一個孩子一家人都能輕松一點,生兩個孩子可能會吃力一些,不過吃力也無法抵擋有些人心中對兒女雙全的渴望。
政策開放后新生兒的數量確實增加了百萬,這是一個不錯的現象,只要保持住這個緩慢上漲的節奏,將來說不定會有更多新生兒誕生。
可這樣的節奏也只出現了兩年,從第三年開始新生兒的數量就開始下降,下降的數字比上升的數字還要多。
第一次下降過之后,這個數據就再也沒有漲起來過,除了2024年龍年有不少人希望生一個屬龍的孩子,那一年新出生的孩子數量才比之前多了一些,可這個從整體的數量上來看,這個數字還是不容樂觀。
曾經專家預測的九千萬這個數字現在看來完全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人們已經習慣了輕松一點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講孩子就是生活中最大的開銷支出。
而且現在的情況也很難讓人們多生,一個孩子就要投入數以千計的資源,兩個孩子需要的更多,放在實力不足的家庭來講實在是一個負擔。
當初開展少生政策就像一個回旋鏢,剛好戳中現在人的內心,當初人們提倡有計劃的生育子女,減輕家庭的生活負擔,還能讓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就業機會也會很廣泛,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國家還在逐步發展,當時的國家人口每年都要增加一千萬左右,十年就是一億。
中國的人口確實很多,這既是優點也是隱形的負擔,人口多勞動力就多,新生力量就強,但人口多也意味著負擔很大。
每個人都有需求,如果人口上漲速度很快的話,國家的資源會不會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會不會出現資源稀缺的情況?
這個想法最初還只是在心中實踐,于是馬寅初就去實地考察了一番,不管他走到哪個城市,他都會看到滿大街的小孩子在奔跑。
這些孩子年齡普遍都不大,有的小朋友身上還背著更小的孩子,一戶人家中往往有很多孩子等著吃飯。
從外面考察回來的馬寅初認識到了少生的重要性,如果生的太多但卻不能給他們好生活的話也是不正確的。
于是馬寅初就上交了這個提議,不過提議上交之初就引來了許多人的反對,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人口問題并不是當下需要考慮的。
但馬寅初卻覺得人口問題事不宜遲,于是他不顧眾人反對多次提出這個想法,最終在他的堅持下終于實行了這個政策。
過了幾十年后的今天,國家已經全面放開了三胎政策,但身邊人愿意生三胎的卻很少,條件不允許是其一,生活不容易也是關鍵。
現在大批的學生和工人找不到工作,一個崗位上百人競爭都算是好的局面,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所以也就很少有人考慮到生孩子的事情。
信息來源:權威快報|三孩生育政策來了——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