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智定身為尼姑,白天于廟中貌似虔誠,夜晚卻在夜店放縱,且揮霍的盡是香油錢,此等行為,令人咋舌!
袈裟身上披,黑絲暗中藏,誰能想到這竟然是一個尼姑的打扮,這個尼姑便是釋智定。
雖說在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宗教與世俗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但如此出格的行為還是讓這個香港尼姑出了名。
直到警察把釋智定逮捕時,人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尼姑暗地里竟然這樣的瘋狂!
那么,心戀紅塵的釋智定是怎么出的家呢?
她究竟有多瘋狂,最后竟然被逮捕了?
釋智定其人
釋智定,原名史愛民,1967年出生于東北吉林的一個普通農家。
因家境貧困,她自幼便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不過,一家人相處融洽,生活幸福而美滿。
但史愛民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孩子,從小就渴望過上奢華繁榮的生活。
她明白,依靠務農謀生的父母無法給予她這樣的生活,因此決定拼盡全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她初中尚未結業就輟學在家,身無長技的她只得協助父母操持農田之事。
她斷不甘心如此生活,遂決然作出驚人之舉——悄無聲息地離家出走。
為了逃離農村的束縛,她在十六歲時離開家鄉,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旅程,希望在外面闖出一番天地。
深圳的生活并不容易,她面臨著找不到工作、頻繁被房東驅逐的困境。
在她 23 歲之際,這個夢想仿若尋得了實現的機緣。
她與來自香港的貨車司機岑偉榮不期而遇。
為了史愛民,他果斷離婚,緊接著便將其娶為妻子。
但事實上,她并不愛這個男人,只不過是想通過他來獲取香港的身份罷了。
1993 年,史愛民獲允赴港,更名為龍恩怡,自此踏上全新的人生征途。
然而,于香港的生活,并非史愛民所構想的那般輕松。其間困難重重,超出其最初的想象。
她旋即察覺,于這座繁華都市里,缺失學歷與技能的她,覓得立足之所甚為艱難。
這段婚姻維系了整整七年,直至她獲取合法身份,方才畫上句號,以離婚告終。
離婚后,釋智定屢屢前往寺廟,以覓得心靈的撫慰。
在香港,釋智定邂逅了佛教,旋即被其深深吸引,猶如被磁石緊緊吸附,沉浸于其獨特的魅力之中。
她發現,佛教不僅能給她帶來內心的平靜,還能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她頻繁參與寺廟活動,漸漸地,竟萌生出出家之念
但這個想法,并非出自對佛法的虔誠,而是她在寺廟中發現了一條通往尊重與資源的新途徑——寺廟中的旺盛香火!
于她心生邪念,決定利用寺廟謀取財富。
1999年,她通過各種手段迷惑寺廟中的大師,成功在寶蓮寺出家為尼,獲得了法號釋智定。
她的師父乃是寶蓮寺第六任住持初慧大和尚。他德厚流光,備受敬仰,深受眾人尊崇。
出家后,釋智定最初表現得很本分,每天吃齋念佛,樣樣都沒有落下,還主動與寺廟內的人獻殷勤。
她的聰明才智和虔誠獲得了寺廟住持和大師們的信任,憑借著她對人心的把握,釋智定迅速在佛教界嶄露頭角。
2002 年,她獲任定慧寺主持與監院之職,手中握有一定權柄。
她著手重組定慧寺的董事局,把原有的年長者逐一撤換,由此全面掌控了這座寺廟。
野心勃勃
在沒有了任何限制之后,釋智定在寺廟中的生活,與其最初的出家人形象大相徑庭。
她以寺廟作掩護,私底下卻過著極度奢靡的生活。這種表里不一的行徑,實在令人咋舌。
寺廟中的香火錢原本是用于寺廟的日常維護和慈善事業的,但釋智定卻將其據為己有。
她用這些錢購買昂貴的名牌服飾、化妝品和珠寶,甚至在住持房間中堆積了大量奢侈品。
她坐擁價值達 4000 萬的豪宅,每至夜幕降臨,便有司機驅車接送其歸家。
為了堵人口舌,她還將寺廟的房間裝飾得非常豪華,配備了昂貴的家具和設施,而她的房間更是與眾不同。
釋智定的住持房間裝潢極度奢華,與寺廟周遭的質樸氛圍形成強烈反差,顯得格格不入。
房間內擺放著昂貴的家具,如紅木床榻、精致的茶幾和舒適的沙發,墻上掛著名貴的字畫,地面鋪著柔軟的地毯。
她的洗漱間里擺滿了昂貴的化妝品和香水,洗手臺上擺放著精美的洗手液和香皂。
她的書桌上則堆滿了各種高檔的文房四寶,如玉制的筆筒、金銀制的鎮紙和名貴的宣紙。
此外,房間還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如空調、電視和音響設備,使得她的居住環境更像是一個豪華的公寓,而非出家人的寮房。
此外,釋智定還對服飾和珠寶有著極大的追求,她的衣柜里塞滿了各種名牌服飾,從高檔的旗袍到時尚的洋裝,無一不體現出她對物質享受的渴望。
她的珠寶盒中更是珍藏著各式各樣的金銀首飾、寶石項鏈和名表,這些奢侈品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個出家人應有的生活水平。
釋智定在飲食上同樣追求奢華。她全然不顧出家人的素食戒律,竟盡情享用著諸如各類鮮香的肉食與美味的海鮮等佳肴。
她的餐桌之上,時常滿布珍饈美饌,像燉制的鮑魚、烤制的鵝肝以及紅燒的魚翅之類,不一而足。
此外,她還喜歡品鑒各種名貴的茶葉和紅酒,這些飲品都是通過非法渠道秘密帶入寺廟的。
逐漸地,寺廟已經成為了釋智定的私人領地,她可以任意支配寺廟的財產和資源。
她甚至利用寺廟的影響力來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前來供奉,從而獲取更多的香火錢。
釋智定在寺廟中建立了一個以她為中心的社交圈子。
她與一些富有的信徒和慈善家保持密切聯系,經常邀請他們到寺廟中參與活動,以此獲取更多的捐贈和供奉。
同時,這些慈善家也在輿論上幫她掩蓋,讓她能夠繼續呼風喚雨。
可惜釋智定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個做法在她的富貴生活之中,埋下了破碎的種子。
最終讓她的權利夢如夢幻泡影,最終煙消云散。
破滅與逮捕
翁靜晶是一位香港名媛,她與釋智定的相識緣于她對佛教的興趣和對寺廟的捐贈。
在一次訪問定慧寺的活動時,翁靜晶結識了釋智定。
起初,她對被釋智定作為住持的表現所蒙騙。而且寺廟的運作欣欣向榮,讓她感到這家寺廟香火旺盛,是民心所向。
因此她開始定期向寺廟捐贈財物,并成為了釋智定的朋友和支持者。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翁靜晶開始注意到寺廟中的一些不尋常之處,釋智定的奢華生活和揮霍無度的行為逐漸引起了她的懷疑。
翁靜晶發現釋智定編織了一個彌天大謊,她并不是表面那樣慈悲為懷,在進入佛寺以前,她先后與兩個和尚發生過婚姻關系,以此謀取利益。
進入佛寺后,她貪污受賄,將佛寺香火管理費用于購買豪宅、豪車,每當夜半時分釋智定便會坐著豪車下山前往豪宅享受生活。
感到震驚和憤怒的翁靜晶決定采取行動,她開始收集證據,并與寺廟內部的一些僧人合作,他們也對釋智定的行為感到不滿。
尤其是當她拒絕了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高價收購提議后,這種不滿變得更加深重。
一些僧人開始暗中收集證據,并最終向有關部門舉報了釋智定的可疑行為。
2015 年 10 月的一個靜謐黃昏,于大埔定慧寺外,幾個平凡無奇的身影悄然現身。
他們是香港入境處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是執行一項針對涉嫌假結婚舉報的調查行動。
這個舉報,將釋智定徹底推上了風口浪尖。
與此同時,翁靜晶憑借自身的社會關系與影響力,把釋智定的行徑公諸于世。
她向媒體透露了釋智定的不當行為,并提供了詳細的證據和資料。
一些記者開始調查她的背景和行為,她假結婚、揮霍善款購買奢侈品的事實被徹底曝光。
尤其是一張僧袍下的黑絲照片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這些報道在各大媒體間大肆傳播,從而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怒。
隨著輿論的升溫,香港警方介入調查釋智定的行為。
警方對她和寺廟的財務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了她私藏香火錢、濫用寺廟財產的證據。
此外,她還被查出偽造文件、詐騙等違法行為。
2015 年 10 月 14 日,釋智定以及另外三人被拘捕,此三人分別為其現任丈夫釋智光、徒弟釋妙慧,外加一名印傭。
他們被指于法定聲明里作不實陳述,存在非法逗留之嫌,且教唆、協助他人非法逗留。
她在香港比華利山價值 4000 萬的豪宅及其他名貴物品等資產,已被調查并作處置。其涵蓋范圍明晰,相關流程依法依規進行。
她被捕后,香港針對違規寺院施行了一系列整改舉措,驅逐了眾多涉嫌圈錢的僧尼,以整肅宗教場所,維護社會秩序。
經過3年的審理之后,在2018年,釋智定因貪污巨額財產等多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最終,這個農村小女孩的荒唐鬧劇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
尾聲
釋智定的人生是一出充滿起伏和反轉的戲劇。她出生于吉林省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不甘平凡的她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本身并沒有什么錯。
然而,她選擇的手段卻是違背道德和法律的,通過假結婚獲取香港居民身份,后來又利用出家為尼的身份謀取個人利益。
她對物質享受的極度追求,不僅違反了佛教的戒律,也玷污了佛教的純潔性和聲譽。
最終她也沒有逃離法網,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如同金剛經中所說,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只是一場狂歡的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