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里有個窮秀才,叫鄭春發。這人啊,肚子里墨水不少,可就是時運不濟,考了七八年連個舉人都沒撈著。家里那點薄田早讓他典當干凈了,最后連祖傳的硯臺都換了米。街坊們都說:"這鄭秀才啊,學問都鉆牛角尖里去了,活該受窮!"
鄭春發倒也想得開,干脆把長衫一脫,當起了乞丐。不過他這個乞丐當得與眾不同——人家要飯靠賣慘,他要飯靠賣字。福州城里大大小小的酒樓飯莊,誰家要寫個新菜單、掛個對聯,都愛找他。這鄭秀才一手顏體字寫得那叫一個漂亮,老板們高興了,還能賞他幾個銅板外加一頓飽飯。
這年臘月二十三,天冷得邪乎。鄭春發裹著件補丁摞補丁的棉襖,縮在聚春園酒樓后門的屋檐下避風。這聚春園是福州城數一數二的大酒樓,老板陳德貴是個勢利眼,平時最看不起鄭春發這樣的窮酸。可偏偏他閨女阿秀心善,經常偷著給鄭春發包些剩菜剩飯。
"鄭大哥,快趁熱吃。"阿秀十七八歲年紀,生得水靈靈的,挎著個竹籃子從后門溜出來,"今天有客人剩了半只燒雞,我特意給你留了個雞腿。"
鄭春發凍得發青的臉一下子紅了:"阿秀姑娘,這、這怎么好意思..."
"哎呀,別客氣了。"阿秀把油紙包塞到他手里,忽然壓低聲音,"我爹明兒要去泉州進貨,得三天才回來。你...你幫我寫副對聯好不好?就貼在我閨房門上。"
鄭春發心里一熱。他知道阿秀喜歡他寫的字,上回給她抄了首李商隱的詩,這丫頭寶貝似的藏了半年。正要答應,忽然酒樓里傳來陳德貴的吼聲:"死丫頭又去喂野狗了是不是?還不滾回來算賬!"
阿秀吐了吐舌頭,一溜煙跑了。鄭春發捧著還有余溫的油紙包,心里頭那個滋味啊,比吃了蜜還甜。
第二天晌午,鄭春發正在城隍廟門口擺攤代寫書信,忽然看見街角躺著個老頭。這大冷天的,老頭衣衫襤褸,蜷縮得像只蝦米,眼看著就要不行了。周圍人來人往,沒一個搭理的。
"老伯?老伯醒醒!"鄭春發趕緊把早上阿秀給的饅頭掰碎了喂他,又脫下自己的破棉襖給老頭裹上。
老頭睜開眼,渾濁的眼珠子轉了轉:"后生...好心腸啊..."說著從懷里掏出個臟兮兮的布包,"我...我沒啥報答的,這個...祖傳的..."
鄭春發打開一看,是張發黃的紙,上頭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老頭氣若游絲地說:"這叫...乞丐大雜燴...剩菜...也能做出...御膳的味道..."
當天夜里老頭就咽了氣。鄭春發典當了唯一值錢的毛筆,給老頭買了副薄棺材。回來對著那張方子研究了半宿,越看越驚奇——這哪是什么乞丐菜,分明是宮廷秘方!
轉眼到了年根兒底下。這天鄭春發正在破廟里試驗那道"乞丐大雜燴",忽然聽見外頭吵吵嚷嚷的。伸頭一看,好家伙!聚春園門口張燈結彩,一頂八抬大轎停在當街,幾個衙役正往里抬箱子呢。
"聽說了嗎?知府大人要跟聚春園結親家了!"賣糖葫蘆的王老漢湊過來,"陳老板要把閨女許給知府家的傻兒子,聘禮就下了三百兩!"
鄭春發手里的瓦罐"咣當"掉在地上。他拔腿就往聚春園跑,剛到門口就聽見阿秀的哭聲:"爹!我不嫁!那傻子連自己叫啥都不知道,您這不是把女兒往火坑里推嗎?"
"放屁!"陳德貴的聲音透著得意,"人家是官宦之家,嫁過去就是少奶奶!你個丫頭片子懂什么?"
鄭春發腦子一熱就要往里沖,被跑堂的攔住了:"去去去,臭要飯的別在這兒礙事!"正鬧著,阿秀突然從二樓窗戶探出頭,眼淚汪汪地喊:"鄭大哥!"
這一嗓子可壞了事。陳德貴沖出來,看見鄭春發頓時火冒三丈:"好啊!原來是你這個窮酸勾引我閨女!"抄起掃帚就打。鄭春發被打得抱頭鼠竄,最后被一腳踹進了臭水溝。
臘月二十八,知府家來下聘。聚春園大擺宴席,福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鄭春發蹲在對街的墻角,眼睛都望穿了。忽然,后門"吱呀"一響,阿秀的貼身丫鬟小翠溜出來,塞給他一張字條。
字條上就一句話:"明日午時,帶那道菜來。"
第二天正午,聚春園里推杯換盞,好不熱鬧。知府大人捋著胡子夸海口:"聽說陳老板請了福州城最好的廚子?本官在京城可是吃過御膳的,今天倒要看看..."
話沒說完,大門"哐當"一聲被撞開。鄭春發抱著個泥爐子闖了進來,身后還跟著小翠。陳德貴臉都綠了:"來人啊!把這瘋子打出去!"
"慢著!"阿秀突然從屏風后沖出來,"爹,您不是說咱聚春園的菜福州第一嗎?這位鄭公子說要跟咱家大廚比試比試!"
滿堂賓客頓時來了興致。知府瞇著眼打量鄭春發:"年輕人,你拿什么跟聚春園比啊?"
鄭春發不慌不忙揭開泥爐上的荷葉,一股奇香瞬間彌漫開來。那香味兒怎么說呢?像是把山珍海味全燉在了一起,又比單獨吃任何一種都鮮美十倍!
"這叫'乞丐大雜燴'。"鄭春發舀了一碗遞給知府,"是用酒樓剩的邊角料做的。"
陳德貴哈哈大笑:"諸位聽見沒?這叫花子拿泔水來糊弄..."話沒說完,知府"啪"地一拍桌子:"妙啊!這湯鮮得能把舌頭吞下去!"
就在這時,更神奇的事發生了。院墻外突然傳來"撲通"一聲,接著是個洪亮的聲音:"阿彌陀佛!什么味道這么香?"眾人回頭一看,好家伙!開元寺的慧明和尚居然翻墻進來了!這老和尚平日最是持重,這會兒卻盯著那泥爐子直咽口水。
知府樂得直拍大腿:"連和尚都翻墻來吃,這菜該叫'佛跳墻'啊!"
這一下全場炸了鍋。陳德貴臉上掛不住,硬著頭皮嘗了一口,頓時不說話了——他干了三十年酒樓,從來沒嘗過這么絕的味道!
結局您猜怎么著?知府當場取消了親事,還賞了鄭春發五十兩銀子。后來鄭春發在知府資助下開了家"佛跳墻"酒樓,娶了阿秀當老板娘。至于那道菜的秘方?鄭春發把它改良成了現在的佛跳墻,成了福州城的金字招牌。
如今你去福州,老輩人還會告訴你:做人要像鄭春發,落魄時不失志氣,得意時不忘本分。那佛跳墻的香味里啊,藏著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