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兩種演員:一種演誰都是自己,一種演誰就是誰。
當雷佳音在《長安的荔枝》中卷起褲腿、撩起袖口,把九品小吏李善德演得像個為房貸發愁的當代社畜時,觀眾突然發現:這個總被調侃“無能力賽道”的男演員,早已悄悄成了國產劇的“定海神針”。
更令人深思的是,當被問及表演秘訣時,他坦言:“我不喜歡浮躁,最好的演員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這句話,道盡了他從跑龍套到成為頂流的19年沉浮。
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爆火,恰恰是因為它撕開了古裝劇“權謀爭霸”的慣常套路。
沒有金手指,沒有開掛人生,只有小人物在權力齒輪下的掙扎求生。
雷佳音飾演的李善德,為保住妻女棲身的破屋,被迫接下“三日運鮮荔”的必死任務。
他對著荔枝樹嘆氣、在官場算計中周旋、甚至坐在馬車上啃干糧的模樣,讓無數打工人直呼“照鏡子”。
網友熱議說:“雷佳音演的不是唐朝官吏,是每天被KPI追著跑的我自己!”
而在我看來,這種共鳴源于他對“普通”的精準捕捉:李善德卷起的褲腿沾著泥,袖口磨出毛邊,連嘆氣都帶著打嗝的節奏。
這些細節,恰是雷佳音口中的“演員修行”。
他曾在采訪中說:“表演不是炫技,是讓觀眾忘記你在演。”
這種理念,與他11年龍套生涯的沉淀密不可分。
雷佳音的演員夢始于一場“烏龍”。
初中時,沈陽模特隊來校選人,他陪同學面試,卻被演員呂曉禾相中:“這孩子眼睛里有故事。”
誰料這個“故事”,最初是青春期男孩的叛逆。
雷佳音因早戀被學校開除,陰差陽錯考入沈陽藝校,又在15歲那年,被父母用一鍋紅燒肉“哄”進上海戲劇學院。
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時,老師告誡他:“你長得不帥,得靠角色說話。”一語成讖。
畢業后整整5年,他演過《武林外傳》里的捕快乙,在《杜拉拉升職記》里當過3秒背景板,最窮時住在地下室,靠泡面度日。
直到2012年《黃金大劫案》的“小東北”才讓他嶄露頭角,卻因票房失利被打回原形。
轉機出現在2015年。導演沈嚴為《我的前半生》選角,一眼相中雷佳音:“陳俊生得讓觀眾恨不起來。”
他為此寫下萬字人物小傳,把出軌男演成“渣男中的清流”。
劇中那場雨夜離婚戲,他蜷縮在樓道里啃煎餅,頭發滴著水,領帶歪斜,把中年男人的窩囊與掙扎演得令人心碎。
該劇爆紅后,他卻拒絕綜藝邀約:“演員得藏住自己,才能讓觀眾相信角色。”陳俊生之后,雷佳音開啟“劇拋臉”模式。
《長安十二時辰》里,他演的張小敬吃水盆羊肉時,油星子濺在胡須上。
《人世間》的周秉昆,蹲在監獄里啃饅頭,喉結顫動的細節被網友做成表情包。
《滿江紅》的秦檜替身,他設計成佝僂身形,咳嗽時帶著痰音,連張藝謀都驚嘆:“他把奸臣演出了人味兒。”
更“可怕”的是,他始終保持“普通人”作息。
不拍戲時騎共享單車買菜,被拍到在菜市場砍價。
參加頒獎禮穿舊西裝,理由是“新衣服穿不慣”。
甚至在片場候場時,能蹲在角落看保潔阿姨掃地看半小時。他說:“演員得像海綿,吸飽生活里的褶皺。”
-04-
2025年,雷佳音將迎來“大爆發”。
馮小剛的《抓特務》中,他飾演潛伏40年的特工,為角色增肥20斤。
張藝謀的《驚蟄無聲》里,他挑戰聾啞人物理學家,全程用手語表演。
姜文的《你行!你上!》中,他化身落魄琴童的父親,與馬麗上演“中國式父母”。
三部電影,三種極端角色,卻都指向同一個核心:用“普通人”的底色,托起時代的重量。
當流量明星忙著立人設、炒CP時,雷佳音卻用19年時間,把“普通人”三個字熬成了金字招牌。
他說:“演員最怕飄,一飄就假。”
如今,他依然住在沒電梯的老小區,理由是“爬樓能想事兒”。
依然拒絕直播帶貨,因為“怕分心”。
或許正如他在《長安的荔枝》中的臺詞:“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你認同雷佳音“最好的演員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心中的“劇拋臉”演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