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近日報道,新加坡總理自近日起對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正式訪問。今年適逢新中建交35周年,黃總理此次訪問將重申新中兩國持續加強雙邊關系的共同承諾。“中國和新加坡是友好近鄰和重要合作伙伴。”黃循財總理近期就職后將中國作為東盟外首訪國家,充分體現了對發展中新關系的高度重視。主席會見黃循財總理,總理分別同他舉行會談會見,雙方將就中新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黃循財總理(資料圖)
這不光是黃循財上任之后首訪東盟外的國家,也是黃循財首次以總理身份訪華,兩個首次,釋放的信號總是不一般的。可以看到,黃循財就在登上赴華飛機前,連送四個詞,分別是“中新合作前景光明、信任、尊重、理解”,所以很明顯,黃循財此行是為了深化中新關系,加強中新合作而來的。在中美貿易戰,尤其是美國想要對中國航運進行打壓的背景下,黃循財這等于就是在向中方作出承諾,即中新關系不會受到中美關系的影響。
然而把這番話放在泰國克拉運河構想的地圖之上,放在新加坡命懸一線的馬六甲海峽經濟命脈之前,“信任”背后,有著近乎悲壯的清醒。李顯龍早已預言,中美博弈當前,像新加坡唯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避免損失慘重的結局。“中新合作不受干擾”潛臺詞直指美國,新中關系不會被你們的施壓打斷。要知道,對于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的新加坡,如果它選擇倒向美國,配合所謂“卡脖子”戰術,對中國能源安全無疑是場災難。
黃循財總理(資料圖)
對此這也給此次會談敲定了基調,中國作為新加坡連續11年來的最大貿易伙伴,是他們必須穩定的市場和投資國家。但現在的局勢已經非比以往,尤其是新加坡占據南海馬六甲海峽交通要塞、地理位置和價值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到美國“二選一”的政策裹挾。中國和新加坡互相理解和信任,無疑是沖淡了西方脅迫帶來的影響。作為國內最“老資格”的國務資政,李顯龍的建議也至關重要。
因為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貨物貿易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占新加坡外貿總額的21.3%,遠超其與美國的11.7%。從具體商品看,新加坡對華出口的半導體設備、石化產品等高端制造業產品占比超過60%,而中國的機電產品、農產品則是新加坡市場的重要補充。這種互補性使得新加坡企業在華投資回報率長期高于其他地區,2023年新加坡在華企業平均利潤率達到8.7%,顯著高于其全球平均水平。
黃循財總理(資料圖)
所以在當前地緣政治復雜多變背景下,新加坡主動與中國保持緊密對話,無疑向外界傳遞出清晰信號。美方如今推行單邊主義政策,頻繁施壓本區域國家。然而黃循財不僅未選邊站,更當面明確表態,愿和中國攜手支持自由貿易和開放型多邊體制。這樣的立場等于間接回應了美方壓力,顯示新加坡追求戰略自主。細看此番訪問,安排異常豐富。從實用角度說,新內閣成員趁機近距離了解中國發展、擴大個人對接渠道,可以為后續合作打下基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黃循財在這次行程中,還親自參加了中方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并在論壇上,詳細闡述了多邊體系的重要性。此前,他還多次對中國的轉型和成就大加贊嘆,將之稱為“奇跡”。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地區安全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新加坡這種清晰而堅定的態度,不僅能為中新未來在經貿、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奠定積極基調,還將為地區和全球經濟創造新的機遇,讓中新關系在新時代,走得更穩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