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評價各國高鐵:日本還行,法國優(yōu)秀。
說到中國,他卻脫口而出了4個字。
德國專家究竟說了什么?中國高鐵在外國眼里究竟是何水平?
“飛躍發(fā)展”!
這就是德國專家的看法,飛躍發(fā)展,跟日本高鐵比起來,究竟哪個更好?
先來看日本新干線,不少人腦子里會蹦出“子彈頭”的經(jīng)典形象。1964 年東京奧運會時,新干線一通車就轟動全球,那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的高鐵。
新干線畢竟技術成熟,跑了半個多世紀沒出過重大事故,所以德國專家給出了”還行”的評價。
但這“老江湖”現(xiàn)在有點掉鏈子。修一公里新干線要花多少錢?差不多能在北京三環(huán)買套房。
因為太貴,日本自己都不敢全國鋪,現(xiàn)在主要城市還是靠老鐵路。
前幾年日本接了印度高鐵的活兒,宣傳搞得很高調(diào),結果干了5年,連路基都沒鋪完。
為啥?因為印度人算完賬直搖頭,說這成本根本扛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新干線列車長得跟幾十年前差不多,外國游客坐完都吐槽:“說好的高科技呢?”
法國人建高鐵,也是真有兩把刷子。早在1981年,他們的TGV列車上了鐵軌,當時可是全球排第二的高鐵。
研發(fā)這列車的阿爾斯通公司,在法國就跟國寶似的,政府砸重金堆技術,紙面數(shù)據(jù)漂亮得很,最高時速能飆到574.8公里。
但尷尬的是,這學霸有點偏科。TGV列車造得精貴,可法國基建跟不上。在巴黎街頭能看到百年老地鐵,卻難見幾條新高鐵線。
有數(shù)據(jù)說,TGV運營30多年,總里程還沒中國一個省多,連法國人自己都吐槽說,坐TGV還不如開車方便。
2004年,中國高鐵技術剛起步時,派了工程師去德國考察,對方帶著咱們看技術,結果全程面無表情,根本沒把咱們當回事。
那時咱們的火車最快才跑160公里,跟日本新干線比,就像自行車追汽車。
誰能想到,后來德國專家會用“飛躍發(fā)展”來評價咱們。
當然,最開始咱們也是借鑒,先引進德國、日本的技術設備,工程師們把零件拆了又裝,記了數(shù)不清的筆記。
2008年京津城際通車,時速350公里,老外還在嘀咕,覺得咱們肯定是模仿的。
結果2017年,復興號問世,核心部件全是中國造,跑出420公里的“中國速度”。
2023年川藏高鐵開工,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里打隧道,老外直呼“不可思議”!
有人說咱們是“人口多沒辦法”,確實,中國有14億人要出行,逼著咱們把高鐵修成國家工程。
但更重要的是,咱們有群硬核工程師,為了測高寒高鐵,他們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哈爾濱守了三個月;為了建跨海高鐵,他們在海上待了上千個日夜。
德國專家說的“飛躍發(fā)展”,其實是在說一個中國故事:從跟在別人身后學,到帶著世界往前跑,這才是最牛的“中國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