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天,霍英東一腳踏進澳門碼頭,腦門上頂著槍,眼神卻比對面那伙海盜還硬。
“再嚷就斃了你。”海盜手指扣在扳機上,槍口離他不到五厘米。他手里沒槍,兜里揣著幾萬塊現金,心里惦記的,是那批被劫的志愿軍物資。這一槍要是扣下去,命沒了,事也砸了。
27歲的霍英東沒躲。他不為錢,為的是一腔熱血。國家剛剛成立,香港是殖民地,外面是封鎖線,內里是偷搶賊,誰都攔不住他把東西送到前線。
這一仗,他沒上戰場,卻跟前線一樣危險。
槍口對臉,霍老板沒眨眼
1950年冬,霍英東帶著兩名船員從香港趕往澳門碼頭,目標只有一個:追查失蹤的物資。
這批貨不是普通生意,是緊急調撥給抗美援朝前線的軍用物資,里頭有黑鐵皮、有橡膠、有紗布,全是當時禁運物資。
走的是“暗水道”,靠的是多條船夜里偷偷出港。出事的,是其中一艘。船被“海盜王”大天二攔下,貨全被搶,連人也沒回來。
霍英東火速趕往澳門。到了碼頭,他剛開口問:“貨在哪?”槍口已經頂上來了。
對面是大天二的手下,槍是13毫米口徑,能穿兩層鋼板。霍英東被圍住了,身邊只有兩名隨從,對面是六七個海盜,一水的重火力。
對方說得干脆:“再嚷就斃了你。”氣氛冷得像海風打臉。霍英東沒喊,也沒跪。他掏出一個油膩的舊信封,里面是幾萬元港幣。
他不是賄賂,是贖命。他說得明白:“你把我的貨還我,我把命給你。”對方盯著他看了三分鐘,笑了。貨當然沒還,命倒是留了。
他知道自己碰的不是普通江湖人。大天二背后,有勢力,有保護傘。澳門當時治安混亂,海盜當街搶船,警察睜眼裝瞎。
這不是霍英東第一次跟死神打照面。為抗美援朝送物資,他是香港幾乎唯一敢大規模操作的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港英當局口頭中立,實際配合西方封鎖。檢查極嚴,暗查頻繁,稍有差池就會被扣貨罰款。
而霍英東手里握著十幾艘運輸船,還有一個小修船廠,是當時極少數能組織連續遠航的港商。
中央選中他干這件事,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因為他肯冒險。
這一回,他沒追回貨。但他用錢買了個機會。機會是什么?是接下來的三年,幾十萬噸軍需物資,能從他手里安全運出去。
澳門碼頭那一次,是命懸一線;但真正的斗爭,是整個香港海面。
封鎖港口也封不住船
1950到1953年,霍英東把整個青春交給了一件事——往前線送東西。
當時香港被英方管控,美英聯合對新中國實施全面經濟封鎖。所有涉及戰略物資的貿易都被嚴格禁止,運貨路線全部中斷,連繞道東南亞的航線都遭攔截。
志愿軍前線打仗需要補給,國家急需突破封鎖線。中央經過多方甄選,把任務交到霍英東手上。
他沒猶豫,一口答應:“干。”
從1950年開始,他動用全部資源,組織10余艘船輪流出航。夜里從香港暗港出發,避開巡邏艇,白天在小漁村靠岸,隱秘卸貨,再從廣東水道轉運北上。
每晚出航,白天找貨,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三年間,他每天只睡3-4小時,親自跑碼頭、查船體、盯貨單。
物資種類雜,都是禁品:橡膠、黑鐵皮、輪胎、發動機零部件、棉花、藥品、紗布,樣樣缺一不可。
有一次,一批輪胎剛裝上船,港英“緝私隊”臨時檢查。霍英東臨危不亂,現場編造“私人賽車維修用”,連發票都偽造一份。當晚,這批輪胎順利送達汕頭轉運點。
他知道這不是做生意,這是打一場沒硝煙的硬仗。
最難的是運藥。西藥在當時屬于一級封鎖品,走公路鐵定被截。他和幾位藥商串聯,在漁船底艙設雙層夾板,把藥藏在柴油箱下,船只經澳門改掛外籍船號,再由他旗下“協興號”統一調度。
三年時間,霍英東的運貨記錄被中方完整備案。他一共組織上千次航運,輸送物資總量數萬噸,成功率超過98%。
這些物資大多由香港左派商人捐出,霍英東負責運輸、調度和安全。當年整個香港左派企業界內部流傳一句話:“只要東西到了霍老板手上,就不怕到不了山東。”
沒人強迫他干這件事。干,是因為他信——中國一定打得贏,美國終將敗退。
港英當局一直監視霍英東動向,多次企圖查封其船只。霍英東索性把修船廠遷至九龍隱蔽地帶,物資交接點改設在灣仔舊貨碼頭,形成“港內裝貨—灣仔調度—澳門過渡—廣東登陸”的完整秘密線路。
這不是走私,是用命保運輸。
這三年,他賺的錢都搭進去了,但他從不后悔。他說:“我賭這場仗能贏,也賭香港終會回歸中國。”
這一仗,我跟祖國站一起
霍英東能把命壓上,不是為賺一單大買賣,而是為一份信念——國家需要我,我就干。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在香港看著萬人游行,眼眶發紅。那年他27歲,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碼頭承運商。有人勸他:“別跟政治沾邊,小命要緊。”他笑笑沒答。
1950年,抗美援朝爆發。中央派人秘密聯絡他,問:你愿不愿幫個忙?
他沒問多少報酬,沒問保不保安全,就說:“行。”
從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不只是個商人,是個中國人。
多年后,他回憶這段經歷:“香港是租界,但我是中國人。我能做點事,我就要做。”
這句話,在他之后的每一個角色中,都貫徹到底。
1970年代,他協助國家組建內地招商體系,參與多個城市工業區建設;1980年代,捐資興建北京奧運設施、內地醫院;1990年代,成立霍英東基金會,全力支持科技教育;2000年,被邀請出席抗美援朝50周年紀念大會,是唯一出席的香港人士。
2006年霍英東病逝,享年83歲。遺體覆蓋國旗,規格為國葬。何鴻燊、董建華等人為其扶靈,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這是對他一生最好的總結——他從沒動搖過。他曾是運貨船主、香港商人、全國政協副主席,但他更是一位徹底的中國人。
那年槍頂在他頭上,他不眨眼。后來的幾十年,風更緊,他也沒回頭。
參考資料:
人物志:霍英東,一面愛國愛港旗幟.中國新聞網.2019-09-18.
霍英東:赤子之心 敢為天下先.新華網.2018-12-25.
港澳紅色印記丨霍英東:同根相系的花開.央視網.2021-05-29.
抗美援朝中的霍英東:破封鎖斗海盜堅持為志愿軍運物資,死后國葬.華商韜略.2021-10-09.
他是“澳門霍英東”,澳門風云見證人!.東八區北京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