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停火不到24小時,伊朗防長登上中國驅逐艦,對華提出一個請求!
大家都知道,日前,伊朗和以色列先后宣布接受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雙方持續十二天的軍事對峙暫時告一段落。只不過,停火協議的達成并不是和平的終點,而是博弈的新起點。
根據特朗普提出的分階段停火方案,伊朗和以色列需在24小時內逐步撤軍,但隨即伊以互相指責對方繼續發動襲擊,很明顯,雙方是缺乏基本的信任,不過是在美國強行斡旋之下,才暫時握手言和,也正如特朗普所說的那樣,戰火隨時可能重新點燃。
值得一提的是,據環球網消息,就在伊以停火不到24小時后,伊朗國防部長阿齊茲·納西爾扎德就率團抵達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行程非常匆忙,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上合組織的強大號召力。
在會議期間,伊朗防長不但會見了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還同白俄羅斯防長舉行會談,這種行程的密集程度,也反映出伊朗著急打破國際孤立的迫切需求。
正如在會談中伊朗向中國提出的請求那樣,希望中國繼續為伊朗主持公道。雖然沒有明說,但核心訴求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希望中國在聯合國框架內支持伊朗核問題談判,對沖美國的制裁,第二個就是深化上合組織防務合作,在反恐、情報共享等領域給予伊朗實質性的支持。
其實關于第一點,中國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中方已經多次譴責以色列襲擊伊朗平民目標以及核設施;在上合組織框架內,也推動各國共同譴責以色列,強調通過對話解決爭端。可以說,在中東地區,中國始終扮演著調停者的角色。
至于第二點,事關伊朗的安全訴求,對于這一點,各方只需要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深化合作即可,中國自然也不會吝嗇,畢竟深化各國防務合作,是一件共贏的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訪問期間,伊朗防長還特別登上了中國海軍052D型導彈驅逐艦開封艦。這款戰艦裝備有346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64個垂直發射單元系統可兼容防空、反艦、對陸攻擊等多種導彈,可形成立體化打擊網絡。
今年3月,中國海軍包頭艦曾赴伊朗參加聯合軍演,伊朗海軍司令當時就登艦觀摩。這次伊朗防長再次率團參觀絕非偶然,伊朗看中的,就是這艘戰艦的區域防空和反介入的能力。
大家知道,在這次伊以沖突中,伊朗落入下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武器裝備的落后,幾乎就喪失了制空權,如果伊朗能夠購置中國裝備,防御能力必將提升一個檔次。
還是那句話,落后就要挨打,自強方能生存。經過與以色列的沖突,伊朗應該認識到,在現代戰場上,尊嚴永遠構建于強大國防的鋼鐵長城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