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老李掏空積蓄在二線省會買了套房,如今房價跌去了三成,房子沒成資產,倒成了家庭財富的吞金獸。
就在普通人為房子愁得睡不著覺時,97歲的李嘉誠,又悄悄出手了。上個月,他剛把上海持有了24年的中藥資產以6億美金價格賣掉,轉身就把錢投進了以色列一家干細胞科技公司。
更早幾個月,他更是干了一票大的,作價228億美元,把遍布23國的43個港口資產打包甩給了華爾街巨頭貝萊德。
這位老超人,似乎永遠比風雨早一步收傘。
年初股東大會上,他輕飄飄一句話掀起千層浪:往后十年,攥著房子和存款,不如換成四樣硬通貨。
一、黃金
去年全球央行搶黃金跟不要錢似的,購買量暴增152%,老李自己也沒閑著,悄悄拿下了印尼一座金礦15%的股權。
我還記得2022年跟風炒房時,朋友卻去買黃金,當時還被笑話,現在三年過去了,黃金已經翻倍,房價也翻倍了,不過了負的,貶值了一倍。
二、技能
廣州工廠流水線上的小張,五年前還只會打螺絲,眼看機器換人的浪潮撲來,他咬牙報了夜校學編程。如今人家坐在空調房里調試機械臂,工資翻了一倍不止。
這年頭,鐵飯碗不是找個好單位,而是走到哪兒都餓不死的本事。
麥肯錫有份報告讓人后背發涼:到2030年,近三成崗位可能被自動化取代。
三、好房子永遠稀缺,但別閉眼亂買
郊區新盤賣成白菜價,市中心某學區房卻有人加價搶,不是房子不能買,是要挑著買。
什么叫優質資產?北京國貿邊上的老破小,比新城精裝大三居還貴,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周邊的商鋪,租金十年沒跌過。
這世道,垃圾資產是深淵,優質資產才是諾亞方舟。
四、健康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一位互聯網公司高管李女士,去年體檢查出癌前病變,手術費刷掉40萬,更痛的是晉升機會泡了湯。
如今她每晚十點準時睡覺:什么KPI,什么股票,躺病床上全成了浮云。
世衛組織數據觸目驚心:中國70%成年人亞健康,但是卻很少有人重視。
C羅37歲還能在世界杯進球,靠的是變態的自律,多少運動員黃金年齡退役,毀于放縱的身體。
聰明人早就明白,活得久才是終極贏家。
五、大佬的棋局里藏著普通人活路
看李嘉誠的操作像看一部商戰大片,拋英國資產、撤內地房產、囤現金過冬,新能源和生物醫藥卻重金下注。
他常掛在嘴邊的不賺最后一個銅板,如今在港口交易里展現得淋漓盡致,35%利潤率的資產說賣就賣,只因嗅到地緣風險。
普通人學什么?不是跟風炒黃金,也不是借錢買學區房,是看清時代轉向:當人工智能淘汰流水線,當干細胞可能重塑人類壽命,死守存款和爛資產等于坐等貶值。
生活不止買房買車這一條道,財富的活法多了去了,關鍵得學會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 老李當年也是被生活逼到墻角,靠著那股子“驚人的自信”和“人棄我取”的膽識眼光闖出來的。
他常說做人要謙虛、要持續學習、要守信。
心態對了,苦也能熬成甜。
未來十年,風浪肯定還有,但要是能照著老超人指點的這四樣,提前布局,把身體練棒,腦子磨靈,手里捏點硬貨,資產選得穩當點,不敢說大富大貴,圖個衣食無憂、心里踏實,還是大有希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