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伙被伊朗和以色列吸引目光時,前幾天,哈馬斯又出現了新超人,這位老哥端著AK步槍,追在以軍一輛裝甲車屁股后面打。21世紀還能出現這種場面,一方面顯示出哈馬斯是真的勇,另一方面則顯示出以色列的裝甲兵也是真的差勁。
這輛被追著打卻不敢還擊的裝甲車正是大名鼎鼎的“雌虎”,以梅卡瓦主戰坦克的底盤為基礎,結合其他全新設計發展而來的巷戰裝備。
關注巴以沖突的朋友們想必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以色列坦克在戰區行駛時,沒有伴隨的步兵呢?
步坦協同早就進化了,不是步兵圍著坦克,而是步兵戰車跟在坦克的后面,或者在坦克的前面。要是讓以色列士兵圍在梅卡瓦周圍,那真的是正合哈馬斯的心意了,一發火箭彈打到梅卡瓦上,它的主動攔截彈能把自家步兵炸死。
俄羅斯專家都評論過,把以色列的梅卡瓦拉到俄烏戰場上活不過五分鐘。梅卡瓦真的這么拉垮了嗎?
先來看看梅卡瓦的性能如何。
梅卡瓦最新型號為第五代的“巴拉克”型坦克,整車重量有60多噸,搭載的是德國MTU公司的GD883型V-12水冷直接噴射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500匹馬力,有5個檔位。因為變速箱技術非常出色,梅卡瓦在低速情況下高扭矩來的非常快,0到30米加速時間只有七八秒,倒車速度也碾壓俄羅斯的T-72。但是它太重了,其公路最大行駛速度只有60公里,越野速度則只有40公里左右。
梅卡瓦的前置發動機有個好處,就是發動機本身可以充當正面裝甲的一部分,被正面擊穿后,發動機可以阻擋穿甲彈的侵徹。理論上來講,這種設計應該更加節省重量,但是顯而易見,梅卡瓦的重量控制失敗了。它的后門可以打開,坦克如果癱瘓在戰場,乘員可以從這里快速逃離。
這種發動機前置的布局讓整個車體重心靠前,火炮靠后。這會帶來一個問題,俯仰角會顯得很怪異,很多時候,在加沙的巷戰中,它連一炮都還沒有開就被哈馬斯擊殺于紅三角下了。嚴重懷疑它的炮塔轉動之所以不是很方便,就是這個發動機前置造成的。
梅卡瓦上裝有一門MG253型120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多種彈藥,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炮射導彈,2公里外,能擊穿800毫米的均質鋼等效裝甲。
但是這門炮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中東地區的哈馬斯、真主黨這些游擊隊,壓根就沒有裝甲車和坦克,都是輕步兵,這門120毫米滑膛炮的價值,還沒有梅卡瓦頭頂上那兩挺7.62毫米機槍大。
以色列軍方還在梅卡瓦上加裝了60毫米迫擊炮,這個才是對付哈馬斯的主力武器,而大口徑火炮,恐怕是為埃及準備的。
防護方面,梅卡瓦使用復合裝甲和陶瓷裝甲,車體裝甲正面等效厚度約為 700毫米。整車還配備了自動火災探測和滅火裝置,底部安裝了額外的防雷裝甲保護。這是中東大區特有的配置,但是這個底部防雷沒有多大作用,隨便手搓一些當量大點的IED,小靈通一打,梅卡瓦就能被炸癱,里面的人沒被震死也會被震暈。
從裝甲防護來看,梅卡瓦并不優秀,因為它的很多空間都用來放置它的“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了,這個系統和俄羅斯T-14的“阿富汗石”一樣,被定為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指標之一。
“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由雷達、火控和攔截彈組成,雷達有四面有源相控陣天線陣列,據說非常耗電,大部分時候都是不開的。所以想要偷襲梅卡瓦很容易得手,即便開了雷達也不管用,哈馬斯的地道戰算是學到了精髓,他們能出現在坦克十幾米之內,然后用自制的串聯火箭筒襲擊,時間太倉促了,“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反應不過來。更有膽大的,直接提著炸藥包,把它放到梅卡瓦的車體上,顯然,以色列所鼓吹的戰場360度全態勢感知也不那么靠譜。
梅卡瓦在加沙的困境很明顯,它不是一輛適合打巷戰的坦克,主戰坦克到了這里會很被動,加沙城更適合的是小型步戰車,靈活且火力密度強。
那么,梅卡瓦如果到了烏克蘭戰場的表現會不會更好?真的像俄羅斯人講的那樣,活不過五分鐘嗎?
我覺得,它的存活率可能會高一點,因為壓根到不了前線。它太重了,恐怕還沒開出二里地呢,就能陷進東歐大平原那塊爛泥地里。可以參考美國的艾布拉姆斯,烏克蘭用的不多,就是因為它不適應戰場環境。
當然了,梅卡瓦進入戰場后和其它坦克的命運是一樣的,俄烏戰場上可以對付裝甲的武器太多了,RPG、反坦克導彈、無人機、反坦克地雷等等,這些和加沙的游擊隊不在一個緯度。梅卡瓦曾經打爆過T-72,但是那是中東的T-72,俄軍開的恐怕就沒那么好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