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球首款“隱形坦克”PL-01,12年前就已公開亮相,為什么沒有量產?
PL-01主戰坦克最早由波蘭防御控股公司和英國BAE系統公司聯合研發,2013年首次公開亮相。它的設計目標非常明確:要成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隱身坦克,讓敵方雷達、紅外傳感器都難以發現它。
為此,研發團隊設計了一個十分科幻的外形,在這輛坦克上你找不到一個直角,整個車體呈飛碟狀,這種設計是典型的五代機才有的風格。為了進一步加強隱身性能,PL-01上布滿六邊形的復合裝甲,這種裝甲能做到均勻散熱,在熱成像儀視角下,只會發出微弱的紅外信號,這樣敵人將很難發現它,即使發現了,帶有紅外制導的反坦克導彈也無法鎖定它,只要有一點干擾導彈就打偏了。
因為用隱身性能來取勝,所以PL-01的裝甲防護能力在設計人員看來并不重要,你都看不見我,就別想擊中我了。正因為此,PL-01終于擺脫了歐洲坦克一貫的浪費噸位的設計路線,它很小巧,也很輕,整車重量只有35噸,和我國的“高原小黑豹”15式輕坦掛滿爆反裝甲時的噸位相當。
PL-01車體長度為7.8米,寬度差不多為3.5米,使用自動裝彈機供彈,炮塔很細長,炮管外有包裹。這是一門12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穿700毫米均制鋼裝甲,能兼容北約標準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射速與大多數有自動裝彈機的坦克相當,大約是7分鐘每發。
PL-01使用的是主動防御系統,有8聯裝主動攔截彈,類似于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的“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
信息化方面,PL-01安裝有360度全景雷達,火炮和炮手都有獨立的熱成像儀。它還有數據鏈系統,可以與北約集團的其它裝備共享數據。
PL-01的車組成員有3名,并排坐在駕駛艙里,打仗就和打游戲一樣。遠離彈倉,即便被擊中發生殉爆,這三名車組成員也有幾率生還。
動力系統方面,使用的是1000匹馬力的柴油機,功重比大約是30匹每噸。這個數據比較夠看了,要知道英國新推出的挑戰者3,功重比也不過20匹每噸。
雖然各種數據都還可以,但是這款坦克最終只出了一輛原型車用來展覽。網上流傳,這輛原型車研發出來就花了12億歐元。這個數據沒有可靠來源,但是以西方這些研發團隊的德性來看,5億歐元至少是花出去了。
“隱形坦克”為什么沒有下文了?
因為這輛坦克的隱身性能被人懷疑的,不是懷疑它能否實現,而是這種隱身在戰場上是否實用,之前沒有一輛坦克朝這個方向發展。坦克的交戰距離一般是2公里,這個距離其實人都可以肉眼看到,除非能做到光學隱身,否則只有電磁隱身和紅外隱身將毫無意義。況且,它的紅外隱身性能還不怎么好。
另外,PL-01的預售價格非常昂貴,據說要1000萬美元一輛,這個價格可以買2輛豹2、3輛VT4了。種種原因使得波蘭最后放棄了量產化的想法,如今波蘭都要花大錢從其它國家購買坦克了。
PL-01上的技術是否真的先進?
顯然,在2013年時推出這個坦克,波蘭和英國是別有用意的。他們想給第四代主戰坦克制定一個指標。當時俄羅斯的“阿瑪塔”T-14正好也出了兩輛原型車,PL-01就是上去跟它打擂臺的。
T-14關于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指標定義是大口徑,它使用的是125毫米滑膛炮,有源相控陣雷達加主動防御系統,以及全防護一體化的乘員艙,同時也對坦克的隱身性能制定了標準。PL-01和T-14的很多設計思路是一樣的,但是沒有T-14那樣精致,像是把很多技術臨時組合拼湊到了一起。
已經十多年了,這兩款坦克都沒有大規模量產,顯然對比第三代主戰坦克,在技術上,它倆都沒有拉開很大距離,不足以產生代差。不過,這兩款坦克對第四代坦克的研發是有指導意義的。
第四代主戰坦克將會是什么樣的?
隱身只能算一個指標,在動力系統上,第四代坦克肯定是插電混動的。主動防御系統肯定會有,還會針對無人機、巡飛彈專門開發一個武器站,電子戰系統、激光炮、可編程近防炮都有可能加裝,PL-01改變的還是太膚淺了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