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美國的反猶情緒在持續高漲嗎?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樣看。
2022年,NBA球星歐文就因為轉發了一部電影,就被耐克公司解約,理由很簡單:反猶。
電影《覺醒吧,美國黑人》的一個重要核心就是,猶太人曾參與了販賣黑奴,對社會各個方面尤其是金融和媒體有巨大的控制。
為此,該片被認為充斥著反猶比喻。
雖然事后歐文迅速滑跪,但這無疑證明了美國國內的反猶情緒暗地里正洶涌著。
據說2025年初左右,還有一位阿維·科恩得到以色列學者公開表示,燈塔國可能是下一個對猶太人動手的國家。
或許有人認為這也太悲觀了,我們可以看幾組數據。
2017年全美反猶事件高達1986起,比2015年激增57%。
2023年反猶浪潮未退,巴以沖突后,反猶事件再次顯著增加,單單23年10月到次年1月,就已發生近 3300 起反猶事件,平均每天 34 起。
今年5月份的時候,還有兩名以色列使館工作人員在華盛頓遭槍殺。
有意思的是, 5 月底老特還給哈佛扣上了包括縱容反猶主義在內的屎盆子,凍結了后者數十億美元的經費。
這也從側面證明,美國國內的反猶情緒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地步。
并且正如一開始的黑人電影所提到的,猶太人與黑奴或者說美國社會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他們的矛盾甚至可以追究到《圣經》,基督教與猶太教雖同源卻不同流。
所以為了鞏固教義,猶太人被貼上耶穌的兇手、魔鬼代表、永世流浪者等標簽,成為基督徒潛意識中的他者。
當特朗普公開宣稱美國是“基督教國家”時,這種宗教分野被政治化,福音派領袖一邊支持以色列復國以實現末日預言,一邊在布道中暗示猶太人拒絕基督將受永恒懲罰,這種神學矛盾成為反猶主義復蘇的溫床。
而在世俗化層面,過大的經濟落差,也使得反猶情緒有了滋生的土壤。
猶太人在美國金融、科技和文化領域牢牢占據主導地位,索羅斯、扎克伯格、貝萊德、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都是猶太人。
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的董事長也是猶太人。
2008年經濟危機,鐵銹地帶的藍領白人工人驚覺自己正從美國的主人淪為經濟難民,而外來移民群體卻過得更好。
這讓他們很是憤怒,為此茶黨運動和占領華爾街運動相繼爆發,猶太人成為精英壓迫的象征。
極端分子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上散布反猶思想,用“黑話”、“暗號”躲避審查。
那么為什么反猶的歐美國家卻支持以色列?答案赤裸裸的就是利益交換。
美國將以色列當作插入中東的楔子,其目的在于阻止伊斯蘭國家的團結,維護自身在中東的戰略利益。
而以色列則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在中東這片強敵環伺的土地上謀求立足,這種關系被以色列學者諷刺為殖民棋子游戲。
1996 年內塔尼亞胡推出的斬草除根戰略,將暴力手段作為顛覆周邊四國的方式,這一戰略看似是以色列妄圖在中東地區建立絕對優勢的野心體現,實則與美國的中東戰略不謀而合。
所以美國在9?11事件后,將顛覆名單擴大到七個國家,美以的先后動作,本質上都是對中東地區主權國家的粗暴干涉,中東地區的人民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但是當利益天平傾斜時,盟友又會秒變棄子。
今年,老特第二任期的中東政策重心轉向與海灣國家的經濟合作,5 月訪問沙特、卡塔爾等國時簽署了總額超 1 萬億美元的協議,而以色列被排除在行程之外。
這其中很大可能是因為老特認為,以方已經成了拖累,在很多方面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再加上國內輿情裹挾,老特在近日又解職三名親以官員。
這似乎也就不難理解,4月份的時候,老特對以方加征17%的對等關稅,哪怕后者趕忙取消對美關稅乞求討好,依舊被老特一句 “美國幫得夠多了”給拒絕。
而隨著美國等地反猶情緒的上漲,以色列顯然也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以6月27日,有外媒報道,猶太領導人敦促美國國會加強反猶主義保護,以應對日益嚴重的反猶暴力。
25日,有數百名猶太領袖聚集在華盛頓特區,表示美國的猶太社區正受到威脅,需要得到更強大的聯邦保護。
其中特別提到,希望美國國會采納一項包含六點內容的聯邦政策計劃,其中包括將非營利組織安全補助計劃年度撥款增至10億美元,為私人安全成本提供資助,擴充聯邦調查局的反恐資源,并加強聯邦對地方執法部門的援助。
并且,還要采取新措施規范網絡仇恨言論和暴力煽動。
這也不怪有這種老美要對猶太人動手的說法,不過美國的猶太人和盎撒人雖存在一定利益沖突,但更多的是利益捆綁。
所以從整體利益層面,美國當前并不會大規模清除猶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