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感到好奇和不解,火爆網(wǎng)絡的聶圣哲先生既然自稱是教授、博導、企業(yè)家、著名作家、編劇、導演......,網(wǎng)絡上的現(xiàn)演卻如同磕了藥,大話、胡話、臟話行云流水,可反觀其無下限專業(yè)水平和道德感羞恥感,像一個學富半車的學者嗎?
他之所以表現(xiàn)的對于出名如此迫不及待是因為內(nèi)心一個巨大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自我“理想”遲遲無法實現(xiàn)與時間飛速流逝之間的矛盾,面對成名無望與時不我待這對無解的矛盾,他內(nèi)心充滿難以克服恐懼與焦慮。
究其根源在于如聶先生之類都有一個共同的人格特征:自視甚高,自我期許無限之高,他自詡的各種名頭、看似無厘頭,用他的話來說是“幽默”,其實不然,這恰恰是他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和自我定位。他言語中滿滿的寓意就是要不是萬有引力作祟,凡塵俗世豈是他委身所在,以他自以為空前絕后的才能催生出內(nèi)心的萬丈豪情,他應當建立,別說是有史以來,便是有地球以來都沒人可望其項背的豐功偉績,要不是靈魂被肉身所累,他早就帶領地球沖出了宇宙。
時光就在他的情感將智力和夢想糅合的了無違和感的自我陶醉中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
情況在某天發(fā)生了改變,聶先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土到脖頸了,可再對照自己的宏偉藍圖,不要說揚名立萬、世代流芳了,就是在中國、在江蘇省、在蘇州市,知曉聶圣哲大名的人不知幾何,這完全不是他的人生劇本啊。
怎么辦?專研學問?笨!拓展實業(yè)?蠢!潛心著述?傻!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思來想去,就在心已涼透了大半截時,柳暗花明又一春,眾里尋他千百度、出名就在萬維網(wǎng),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手段?無所謂,只要方向?qū)α祟^,只管勇敢向前飛。他在意的事情只一件,出名、出名、出名!好名惡名?無所謂!!!不能千古流芳?遺臭萬年?也是好的呀!各種自我肯定、語無倫次的嘮叨及售賣女性內(nèi)衣等,皆是精算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他對別人的嬉笑怒罵都很在意,但在意的是能否帶來流量而不是清譽之殤什么的。
他選擇董宇輝作靶標,誠如他所言,并非與董宇輝間有個人恩怨,就像鬣老二專伺掏肛并非它鐘意大腸頭獨有的濃烈氣息,而是以它的能力想要吃肉除此別無選擇一樣,博取流量覓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網(wǎng)紅作乃最佳抓手,雖簡單粗暴卻最有效,無需考慮自己擁躉多寡,依靠對方幾千萬粉絲聲浪,借力打力就足以把他推向巔峰,對于在這一點上淋漓盡致而完美的表現(xiàn),我們還是要為聶先生的小腦筋點一個大大的贊!
只可惜,也是唯一讓聶先生心有不甘的是迄今為止董先生并未親自下場和他互博,這本該是他心心念念的高潮部分,他應該也為此嘔心瀝血策劃良久了吧。
至于二十問,則很難傷及聶先生,原因在于他話事具有兩個極其鮮明的特色,一是把事件人物描述得凡人可望不可即,二是將事件所有細節(jié)做完全模糊化處理,這一特點,在他的短視頻中表露無疑,就如泥鰍,正如聶先生所言他人很難抓住他什么實質(zhì)性把柄。
但凡事并非只一種求解答案方法,以他自詡博導一事為例,雖無法直接獲取他是假博導的證據(jù),但從另一常識性角度推導結(jié)論:一天二十四小時,誰不多一秒誰不少一秒,大家每天工作不會低于六小時吧,況博導乎?教學、科研、看文獻、修改論文、開會、跑課題拉項目、校內(nèi)爭取當個領導、社會上來幾個名頭響亮的兼職......,哪樣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哪個博導能如聶先生一般像個孵蛋老母雞整天趴在網(wǎng)上?說博導不忙的,送你一朵呵呵笑臉小紅花,為何導師叫“老板”?因為每年如果沒有足量高水平的課題、經(jīng)費和文章進賬,他的“公司”(課題組)就無法運轉(zhuǎn)下去,就無法繼續(xù)招生,連續(xù)三年招不到學生,“公司”就得歇業(yè)!后果很嚴重、老板心慌慌。
題外話,淺舉一例拆解聶先生話術套路:
我聶圣哲可是在馬里亞納深海中親自趴在藍鯨身下喝過她鮮奶的。
這般說辭你奈他何?藍鯨,大家聽說卻又遙不可及吧?藍鯨是哺乳動物自然也產(chǎn)奶吧?可藍鯨奶滋味你能知道嗎?你要質(zhì)疑聶先生怎么就可以喝到藍鯨奶?就憑你知道鯨魚高攀不起的存在,你有什么理論水平質(zhì)疑呢?你有什么階層資格質(zhì)疑神秘高貴如聶先生也就一定加肯定喝不到呢?
明白其中內(nèi)涵,就知道他流量持續(xù)高漲皆因用了“假大空”那套演說辭卻借“橫渠四句”巧妙地以賊喊捉賊的戲法反手將“假大空”的帽子扣在董先生頭上,然后持續(xù)不斷對他暴擊,激起網(wǎng)絡“錢塘大潮”,自己則坐收漁利。
另舉一例回應一下網(wǎng)上有一類聶先生打董以及他在其他視頻中批這個、批那個是仗義執(zhí)言、為民請命的聲調(diào):
無任何特殊情況,一騎車人撞了路人,該責備誰很明確,可偏有一人指著自行車慷慨激昂喋喋不休:什么破車,這里不行、那里不行,哪哪不行。為何?因為他既想通過狺吠引人圍觀為他帶來“人氣”,可又不敢得罪騎車人,甚至想通過罵自行車來......,你懂的,因為他心里門清:那個騎車人,他聶圣哲開罪不得啊。
出名早和正在出名的大神們當心咯,六十多歲還寂寂無名的聶先生說不定,哦,不,一定已經(jīng)開始磨刀霍霍策劃尋找下一個獵物怎么再來一次“洪湖水浪打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