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摩托車通路市場有“五虎將”的說法,它們幾乎包攬了市面上90%的份額,就算有些廠家想努力改變這種格局,但基本上做的都是無用功。
因為人家的市場地位非常牢固,是通過二三十年的努力而形成的結果,不可能因為你出了一兩款所謂的卷王車型就能改寫歷史。
不過我隱約感覺到,這一市場格局還是會發生變化,只不過撬動它們的不是后起之秀,而是另一類踏上時代快車道的全新代步工具——兩輪電摩。
從網絡數據來看,2024年全球兩輪摩托車排名第一的是本田,它的全球銷量高達1940萬輛, 而排名前五的國產品牌竟然只有雅迪,它的銷量僅比雅馬哈少了30萬輛(430萬輛)。
這當中應該還不算助力型電動自行車,從內地榜單來看雅迪的電動產品,2024年的總銷量是1300萬輛。
其實即便沒有數據襯托,只要你走在大街上就會發現,用來代步的兩輪車中,電動車的比例明顯會大于燃油摩托車,當然這一現象電動自行車功不可沒,因為你根本就分不清,誰是電摩誰是電自。
退一步講同樣是六七千的預算,對于短距離出行者而言,電摩的含金量還在逐年上升,它們售價更低、四五千就會有不錯的車型可供選擇,而燃油摩托車最起碼要到7000元以上才能找到相對靠譜的車型。
至于我們早期所討論的安全性問題,隨著市場的充分競爭,電動企業的不斷升級,行業標準的日益完善,早已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兩年發布的一些通路型新款電摩,前后碟剎、CBS、ABS、TCS等基本上都成為了標配。有些車型還會有坡道輔助、推行輔助、倒車輔助、定速巡航、遠程升級等同價位踏板車沒有的功能。
基于此,電摩將會吞噬燃油踏板不小的市場份額,萬元以內的通路市場極有可能會成為電動產品的自留地,傳統燃油踏板將會極為尷尬,通勤距離越短,這種現象就會越明顯。
那么這是否就意味著,燃油通路車會退出歷史舞臺呢?
其實也未必,因為通路的定義并不只是指短距離的通勤代步,如果通勤距離變長,使用頻率更高,以目前電動踏板車的技術和現狀而言,它的續航會是最大短板。
常規燃油踏板就算油箱再小,滿油續航基本上都會在200~300km之間,并且它的動力還不會輕易銳減,負重載物能力也會更好,整車耐久性還會更高,所以在高頻率、長距離使用狀態下,通路類燃油踏板車還是會有優勢,因此電動踏板完全取代燃油踏板是不存在的。
如果上升到玩樂的層面,電動摩托的加速能力再強,也沒辦法和燃油摩托車比綜合性能,并且純粹的玩樂電摩價格是硬傷,根本就沒辦法和燃油摩托車正面對抗。所以電摩現在的優勢主要還是在短距離的低成本通路板塊。
簡要總結,電摩搶占通路市場,改寫現有格局并不難實現,但它自身的短板也不能忽視,燃油通路車還是會有自己的優點。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只是代步,你會選電動車還是摩托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