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據最新消息,特朗普曾多次提到的“Big Beautiful Bill(大美麗法案)”已獲得通過,不過這個詞并不特指某一個法案,而是他在演講中常用來形容自己所推動的重大立法項目,比如減稅法案、移民改革、醫保替代方案、基建計劃等。
而其中的減稅法案也是讓他與馬斯克決裂的主要原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套大美麗將給美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一、稅改法案:對誰“美麗”?
2017年通過的《減稅與就業法案》是特朗普任內最大的立法成果之一,他稱之為“美麗的稅改”。主要內容包括:
- 將公司稅率從35%大幅下調至21%;
- 減少個人所得稅;
- 提高標準扣除額;
- 對海外利潤提供稅收豁免或優惠。
影響分析:
- 對企業來說,是大禮包:降低公司稅率確實提升了企業利潤,鼓勵了企業把海外資金帶回美國(盡管實際回流資金遠低于預期)。
- 對富人更有利:大多數減稅好處流向高收入人群,普通工薪階層受益有限,而且部分減稅政策是臨時的。
- 加劇財政赤字: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算,減稅法案將使國家在十年內增加超過1.5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這是一次“先發紅包,再借信用卡還賬”的操作。表面上看大家都開心,但國家的賬本變薄了,未來的財政壓力加重了。
特朗普與馬斯克
二、邊境墻與移民法案:“美麗”但爭議極大
特朗普推動修建美墨邊境墻,并提出“移民改革法案”,包括限制鏈式移民、終止抽簽移民、多次打擊非法移民庇護城市。
影響分析:
- 加強了邊境執法:移民過境難度確實提高,一些地區非法入境數量短期內下降。
- 人道爭議與經濟沖擊:家庭分離政策、拘留設施的條件,曾引發巨大國際輿論壓力。同時,農業、建筑等依賴移民勞工的行業遭遇人手短缺。
- 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效果:真正建成的新墻長度不多,部分只是“翻新”。很多移民不是“翻墻”,而是合法入境后逾期滯留。
通俗比喻:
這像是在門口裝了超豪華鎖,但忘了窗戶也要關。花了大錢,效果卻有限。
馬斯克與特朗普
三、醫療改革嘗試:沒能替代“奧巴馬醫保”
特朗普試圖廢除《平價醫療法案》,并承諾用“更美麗的醫保法案”來替代。但最終未能推出完整替代方案。
影響分析:
- 廢除個稅罰款:不再強制購買醫保,讓部分健康人選擇不參保,導致保險市場風險上升。
- 醫保計劃不明朗:特朗普提出的替代方案始終缺乏細節,導致許多病患群體感到不安。
- 醫療成本未降反升:藥品價格、保險費用持續上漲。
通俗比喻:
像是把原來的“破房子”拆了一半,但新的房子圖紙還沒畫好。結果只能面臨風吹雨打硬扛著。
奧巴馬
四、基建“美麗計劃”:雷聲大,雨點小
特朗普反復承諾要推動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包括修橋補路、5G建設、水利更新等,但直到任期結束也未正式落地。
影響分析:
- 沒能通過完整法案:由于國會兩黨分歧嚴重,大基建法案始終卡在討論階段。
- 州政府自力更生:部分州開始獨立籌資搞基建,但規模受限。
- 失去一次刺激經濟的機會:如果基建法案早早通過,或許能更好地提振制造業與就業。
通俗比喻:
這就像承諾給全國修條“金光大道”,結果只畫了幾張設計圖。
那么,特朗普的“美麗法案”到底美麗在哪?
特朗普所說的“Big Beautiful Bill”往往具有高度宣傳性和象征意義,有些法案確實在短期內帶來了刺激(如企業減稅、邊境執法),但長期來看:
- 對國家財政的代價不容忽視
- 對社會公平的影響兩極分化
- 許多“美麗承諾”流于口號,未真正落地。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些“美麗法案”的整體特征,那就是:
“聽起來很美麗,做起來很吃力,留下的是爭議與赤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