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輸了,但李月汝還是值得說一說。WNBA常規賽,飛翼主場86比94不敵狂熱——這比分,講真,放在聯盟里也不算啥冷門。可要是你真關心中國球員在海外的路,就會發現,李月汝在達拉斯的這一晚,其實比勝負本身復雜多了。
我每次看WNBA,尤其是飛翼的球,腦子里總會冒出來個問題:李月汝到底能不能被“當回事?說白了,她不是那種一上來就能決定比賽的球星,教練也未必非她不可。可偏偏,咱中國球迷每場都盯著她的上場時間、數據,想看點突破,想看點“走出來的味道。
昨晚這場球,李月汝有亮點。進攻端有幾次低位強打,防守端也咬得很緊。可飛翼整體節奏一亂,她就很容易被邊緣化——換句話說,這不是她一個人能拯救的局面。你說她發揮得完美嗎?也談不上。但你要說她“水土不服,這詞兒也太省事了。
飛翼主場,打的是印第安納狂熱。狂熱這兩年靠著波士頓(Aliyah Boston)崛起,陣容年輕,節奏快。飛翼其實不差,李月汝也不是“末節才混個臉熟的角色,但說到底,WNBA不是CBA,輪換、拼身體、講究節奏變化,教練的器用思路跟國內真不一樣。
這場飛翼其實一度咬得很緊,第三節甚至有反超機會。但人家波士頓一發力,整個內線就被打穿了。你說李月汝防不住?這事要放在國內聯賽,她這身板絕對是大殺器,可在WNBA,對抗強度、裁判尺度、隊友的協防方式,方方面面都讓她“沒那么順溜。
我還是那句老話:李月汝不是沒實力,是在這套體系下,她很難有“絕對主角的空間。飛翼現在的進攻體系,強調快傳快打,外線拉開,內線球權分得很細。她需要靠隊友給到低位機會,但飛翼這套陣容,很多時候都是外線單打、快速轉換,李月汝要等到球,難。
防守端也是。你能看到她努力在補位、卡位,但WNBA的內線對抗,很多時候一慢就被吹犯規。教練也怕她早早背上三犯,輪換就更謹慎。你問我李月汝能不能成為飛翼的“定海神針?現階段,真難——不是她不努力,而是體系沒那么圍著她轉。
狂熱贏了,值得。人家波士頓的技術動作、閱讀比賽的能力,確實比飛翼強一截。飛翼這邊,主打的還是團隊拼勁。李月汝這樣的球員,是有用的,但在這個聯盟,光靠拼是不夠的。你得適應體系,還得在關鍵節點有“殺手锏——很現實,但確實如此。
說她表現不好?不至于。說她撐起了球隊?也言過其實。我始終覺得,這種“夾在中間的狀態,是大部分中國球員出國打球最容易遇到的:既不是絕對主力,教練對你還抱有期待;但你自己一旦有點短板,機會就很容易被別人搶走。
說到底,李月汝在WNBA的每一場球,都不是“個人獨角戲。她的成長,既是自己適應體系的過程,也是中國籃球和世界籃球差距的一個縮影。別只盯著她得了多少分、上了多少分鐘——這些都是表面。真正難的,是在有競爭、有落差的環境里,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國籃球要出更多像李月汝、韓旭這樣的球員,靠的不是“天賦爆發,而是全體系的建設、耐心的培養。WNBA的門檻就在那兒擺著,誰都別指望一夜之間翻篇兒。
最后一句,李月汝的努力看得見,但別光拿她輸球說事,也別因為一個夜晚,就覺得她“撐不起飛翼。職業體育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來,誰都沒捷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