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 6月27日至29日,“風華聊城·非遺新韻”2025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暨河和之契: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交流展示周活動在聊城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0余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非遺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新路徑,為市民和游客獻上一場 “好看、好聽、好吃、好玩、好用” 的非遺盛宴。
作為聊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如今的東昌葫蘆雕刻題材豐富,從傳統針刺、片花工藝發展到浮雕、彩繪漆等新工藝,目前在該產業中占有全國60%的份額,更是每一位來到聊城的游客爭相選購的伴手禮。
東昌葫蘆雕刻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于風剛表示:“能和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更深度的交流,借助此次活動把東昌葫蘆這個‘土特產’變成‘金招牌’,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非遺、認識非遺、喜歡非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注入更多的年輕血液,讓咱們的傳統技藝煥發新的活力。”
閃電新聞記者 左新新 王慧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 王鵬 李澤豐 張潔 吳兆旭 黃振 楊光 聊城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