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超 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 張維憲
編者按: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東昌府區教育和體育局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育人模式,推動教育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為全面展現全區教育事業改革成果與創新實踐,弘揚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與育人風采,深入挖掘一線教育工作者扎根講臺、潛心育人的動人故事,多角度呈現學校特色發展、課程改革、家校共育等生動實踐。齊魯晚報聊城融媒中心聯合東昌府區教育和體育局啟動《東昌育桃李“三名”綻芳華》—2025年東昌府區教育系統“三名”風采巡禮,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全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典型事跡和教育風采,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深耕教育三十載,“三化”融創育英才
——山東省特級教師竇龍江“三化”教改紀實
在齊魯大地的教育沃土上,有這樣一位深耕不輟的“教改先鋒”:他跨界啟航,將數字基因注入教育血脈;他深耕課堂,以“三化”模式破解教學難題;他示范引領,做教學改革的“點燈人”;他實驗推廣,讓創新理念惠及萬千師生。他就是山東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竇龍江,一位用技術賦能教育、以創新鑄魂育人的新時代教育改革踐行者。
深耕課堂:“三化”破題顯成效
1994年,竇龍江大學畢業后,到浪潮集團計算機第一分公司從事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在計算機系統操作、軟件開發、硬件維修以及技術培訓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鍛造了扎實的技術功底,并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中,孕育出“用數字技術激活數學思維”的教學智慧。多年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使他深刻認識到:技術不僅是工具,更是激發學生思維活力的鑰匙。正是這段跨行業的歷練,為其日后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竇龍江來到聊城初中龍頭學校——文軒中學,開啟了他的初中數學教學生涯,先后任班主任、年級主任職務。面對新教改浪潮,他敏銳地發現初中數學傳統課堂的三大痛點:知識體系難構建、抽象概念難理解、問題解決難突破。為此,他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編織知識網絡,使學生認知結構顯性化;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教學,運用“幾何畫板”等軟件開發動態課件,將數學概念、幾何變換等抽象的內容轉化為直觀的圖形、動畫、視頻等,讓函數圖像躍然屏上,讓數學思維“看得見”;通過問題建模訓練,培養學生跨情境遷移的想象力、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003年,竇龍江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數學學科課程的能力體系研究》的研究工作,該成果榮獲聊城市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此后,他出版專著《給力數學——初中數學的新課改之路》《初中數學學科能力的培養》,明確提出“知識結構化、思維可視化、問題模型化”,努力構建“三化驅動、技術賦能”教學模式,并在所任教的年級組積極探索應用。“三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和運用,優化了課堂結構,提升了教學效率,學生的作業量減少了約20%,學生學科能力測評優秀率提升至70%。竇龍江個人以及數學組的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先后榮獲水城最美教師、水城名師和山東省特級教師、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并獲評正高級教師。
推廣運用:惠澤師生促革新
2021年,竇龍江擔任聊城市第一實驗學校初中部教務主任。在該校初中部,他通過模式解讀、案例示范、教研探討、實驗探索、全面應用等環節,系統推進“三化”教學模式。“三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優越性在實驗學校得到廣泛驗證與充分認可。
為有效踐行“讓知識生根,讓思維可見,遇問題建模”的理念,竇龍江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對教學改革的引領作用。他主持的5項省、市級課題、10余篇論文、3部著作成為其“三化”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重要支撐。2024年調任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初中數學教研員后,他便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三化”改革,先后主持省級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開發AI分層作業系統,帶領名師工作室成員申報聊城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AI背景下初中教育領域數字素養與教學技能提升實踐研究》,帶領“三化”試驗學校骨干教師申報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課題《人工智能背景下初中差異化作業的設計與實踐研究》。截至目前,“三化”改革已在20余所學校實施,惠及師生超2萬余人。2024年7月,竇龍江參加民進中央中小學一線教師暑期培訓班時,在民進全國中小學一線教師會員代表會上,分享了“三化驅動、技術賦能”教學模式,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
鋒范率眾:薪火相傳育新人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從教30年來,竇龍江時刻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并在“青藍”工程中滲透“三化”教學模式。
2021年6月,竇龍江擔任山東省初中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坊聊城市坊主持人,2024年9月,“聊城市竇龍江名師領航工作室”正式成立。竇龍江依托“特級教師工作坊”“水城名師工作室”,借助聊城市智慧教育平臺作為數據核心樞紐,系統上傳“三化”精品資源、開設常態化線上教研專欄,打破時空限制,確保“三化”理念與策略能便捷、高效地推廣。同時,他潛心培養高素質的骨干教師隊伍,以帶動更多的一線教師認真學習、創新應用“三化”,努力打造“名師引領-骨干示范-全員參與”的教改新樣態。
他指導的青年教師有的已經成為學校骨干,有的獲得省、市優質課、教學能手,有的被選拔為備課組長或走上領導崗位,陸續成為聊城市初中教育的骨干力量。
作為聊城市政協委員和民進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委員,竇龍江積極參政議政,他提交的《關于“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強中小學學習類APP管理的建議》等提案先后獲市委書記、市長批示,彰顯了教育工作者的社會擔當。
智啟未來:AI賦能探新境
“讓知識生根,讓思維可見,讓創新發芽。”這不僅是竇龍江的教育理念,更是他在AI時代推動“三化”模式自我更新與推廣的實踐指南。
作為數學名師,竇龍江密切關注人工智能的新發展,他深刻認識到,AI是推動“三化”教學改革走向深入的關鍵引擎。他認真分析AI特性,深入研究如何有效組織學生與AI進行交互活動,并通過分析學生課堂表現、作業數據、測評反饋等,使學生從過分注重知識的學習轉向知識的動態生成和靈活運用;如何利用AI發現每位學生學習的特質,透視學生認知過程的黑箱,生成思維圖譜,精準把握學生思維特點;如何利用AI根據學情自動構建適配其個性特點的問題解決方案。最終,依托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通過AI深度賦能,實現“三化”的迭代升級。
展望未來,竇龍江表示,他將把AI賦能“三化”作為教改的研究重點,力求使其更具普適性和可復制性。他堅信,“三化”教改必將從聊城的實踐樣本,發展成為推動全省乃至全國初中數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為培養創新人才點亮智慧之光。
個人簡介:竇龍江,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初中數學教研員,聊城市政協委員,正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水城名師,水城最美教師,聊城大學碩士生導師,全國中學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一等獎獲得者,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市級教學能手,市級學校德育先進工作者,聊城市數學骨干教師,后被聘為“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工程省級工作坊主持人,山東省初中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坊聊城市坊主持人,水城名師領航工作室主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