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 目前,我國慢性疼痛患者人數超過3億,并且每年以1000萬-2000萬的速度快速增長。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通過超聲、CT等設備與診療相結合,疼痛治療實現了從傳統的“看病”到“看見疾病”再到“看著治愈疾病”的顛覆性轉變。
近日,來自福建省的鄒女士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疼痛科接受了超聲可視化微創治療,這是她第三次專程到醫院進行診療。前些年,因為腰及左腿的疼痛,她先后在一些知名醫院接受了治療,但是效果始終不理想。
“之前很疼,原來在其他地方治療就是給我打打針,或者是做做針灸,緩解一下,但是沒什么效果。人家就給我說,德州這里有獨當一面的治療方法,之前第一次治療,真的是效果很明顯,都不疼了。”患者鄒女士說。
鄒女士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疼痛科應用國際前沿的“超聲可視化微創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疼痛診療服務。
“現在超聲可視化技術引進來以后,我們不僅能夠清晰地看到病變的組織,就是我們用超聲看著去診斷,更重要的是,我們全程在超聲可視化下,能夠看到我們這個治療的器具,比如說穿刺針,看到它的走行。我們超聲可視化精準診療的特點,就是可視、精準、微創、安全。顛覆了傳統治療辦法的一種核心技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執行主任、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肖建民說。
為不斷壯大各專業學科力量,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基于“16+23+N”計劃及“基礎學科抓實、優勢學科做細、特色學科做強”思路,構建四級學科梯隊體系。重點培育疼痛診療中心、康復醫學中心等8個臨床診療中心,在資金、政策、人才上予以大力支持。
“我們草擬了診療中心建設目標規劃,短期、中期、長期的一個建設計劃,以及相關的一些規章制度。依托現有這些省級重點專科、學科,我們賦予科室執行主任和學科帶頭人充分的自主權,把資金用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教學活動,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及科研轉化等相關工作。”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科研與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呂濤說。
閃電新聞記者 劉佳 寧洪巖 德州臺 李磊 通訊員 高潔 王慶祥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