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德州公安交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執法行動,查封涉案電動車銷售網點,現場查扣6輛非法改裝電動車、1輛摩托車、10輛不合格電動自行車,以及大量非法加裝改裝裝置!
這次行動源于一起因非法改裝引發的亡人交通事故 。
2025年3月31日00時49分,德城區東地路,一輛非法改裝的電動二輪車,以約65km/h的速度(遠超國標25km/h限速)快速行駛,與人力三輪車相撞,該起事故造成三輪車騎行人搶救無效死亡。最終,電動車騎行人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羈押,等待法律審判。
65km/h的速度遠超安全限速!這起事故,讓非法改裝電動車的危害暴露無遺!
重拳出擊!
德州公安交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
對非法電動車改裝門店開展專項打擊!
德州交警以 “3?31” 事故為突破口,歷時3個月開展電動自行車溯源調查。6月26日聯合執法行動中,市場監管人員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等法規,嚴查門店資質與配件合規性,德州公安交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及相關條例,現場查扣非法改裝車輛,重點追溯 “飆車炸街” 及未成年人違法使用線索。
涉案銷售網點被依法查封,涉案物品查扣,斬斷非法改裝的利益鏈條。
法律的紅線不容觸碰!
經銷商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將電動自行車速度解碼、非法改裝、搭載超規格蓄電池后進行銷售,導致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安全風險增大,甚至引發交通事故,不但給使用人和其他交通參與者造成傷害,自身也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刑事風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銷售非法改拼裝電動車金額超5萬元,將面臨刑事處罰;《山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明確禁止改裝動力裝置等行為,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民事賠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需對改裝車輛引發的人身財產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一旦事故發生,銷售商將面臨民事索賠。
當前,德州公安交警正在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強化打擊處理,源頭防范風險,請廣大電動自行車銷售商、維修商守法經營,不要等到坐上被告席才追悔莫及。
在此,德州公安交警也向廣大市民發出呼吁:
拒絕非法改裝,遠離速度陷阱
抵制 “炸街” 擾民,還城市寧靜
守護未成年人,筑牢安全防線!
若發現非法改裝門店、“飆車炸街” 線索或未成年人非法駕駛改裝車輛,請立即撥打122舉報!
來源:德州交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