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持續完善心理健康與家校社協同推進工作機制,縱向形成以預防為主的積極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相結合的醫教動態管理體系,橫向構建以特色協同育人學校為主的“教聯體”發展矩陣,打造“積融共育,以心樹人”的家校社育人生態。
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三端使命”
前端做好普及教育。在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心理課程和團體輔導基礎上,2024年威縣打造了10所特色校家社協同育人學校,涵蓋縣城、城鄉接合部、邊遠鄉村三類,由6所小學、3所中學、1所幼兒園組成,涉及“教聯體”13個成員單位、17個社會協同育人單位,形成以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傳統教育等為主題的協同育人特色發展新布局。
中端個別幫扶輔導。除了對心理測評高危學生開展個體咨詢輔導外,縣教育局還發起倡議,號召局機關干部與學校校長,每人選擇1名特殊家庭(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等)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實施“春風筑夢行動”,為特殊家庭提供公益性指導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關愛和幫扶。
后端醫教結合干預。對極少數有心理危機的學生,縣教育局與縣人民醫院積極開展合作,成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護心驛站”,實行心理健康動態評估,建立就醫轉介綠色通道,建設“醫教結合”師資隊伍,提供跟崗實習、個案督導、危機干預等支持性資源。
構建“教聯體”特色育人矩陣
10所特色校家社協同育人學校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整合與開發社會資源,在“教聯體”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如第五小學協同醫院和社區開發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內容涉及生命科學、安全、保健、死亡教育等,并開設“悅耕園”生命教育體驗基地;特殊教育學校與縣中醫院建立“醫教結合”實踐基地,醫護人員參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和康復訓練活動,為特殊兒童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治療方案,雙方共同開展康復領域科學研究項目,推動特殊兒童康復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第三幼兒園聯合婦幼保健院、社區,開發健康課程,舉辦幼兒馬拉松和“小手拉大手”家校體育節……10所校家社協同育人學校,形成“以特興校、協同互助、點面結合、百花齊放”的特色育人局面。
完善協同育人長效工作機制
一是凝聚醫療資源,實現“醫教結合”優勢互補。制定醫教結合實施方案,構建“預防—輔導—干預”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縣教育局為督導平臺,以學校心理輔導室為初級心理健康守護平臺,以人民醫院為高級心理健康守護平臺,以預防為主、以心理輔導和治療干預為輔,構建家庭、學校、醫療機構“三位一體”的長效工作機制,實現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從補救型向預防型、發展型轉變。
二是拓展培訓途徑,建立地方高校與基礎教育的合作范本。與邢臺學院簽訂《美麗鄉村學校建設幫扶項目協議》,構建常規性心理健康教育專遞課堂,指導20所學校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培訓100名心理健康教師和100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育10所家庭教育示范校,對心理教師開展指導培訓。這些舉措對整合區域心理教育資源、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提升全縣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三是整合優質資源,構筑廣闊的實踐教育平臺。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頂層設計,統籌利用周邊高校、人文、醫療等城鄉教育資源,充分挖掘整合各類優質資源與服務,特色育人學校協同社會資源單位,為全縣中小學生構筑和提供實踐教育平臺,因地制宜構建“環學校教育圈”,打造“全域、全面、全程”的優質均衡教育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威縣教育局)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30日 第09版
作者:張麗哲 張維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