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武器在兩伊戰爭期間受到熱捧:兩伊都大量裝備類似甚至同型號的中國武器,連后勤保障都節省了—當然,其余四常都有類似情況發生;
兩伊戰后,伊朗發誓要振興本國國防工業,相繼購買中國C-802導彈、CQ-B自動步槍槍族等生產線,制造“換皮”國產武器—伊朗居然還可以將它們用于援助其他國家的武裝力量…殊不知風水輪流轉,伊拉克也購買了這款自動步槍生產線…
伊拉克引進中國CQ-B自動步槍(中國仿制版M16A1的外貿型號)生產線是國防自主化戰略的核心環節,結合裝備性能適配、經濟合作與地緣政治突破;
CQ-B槍族是中國北方工業于1983年仿制美國M16A1的出口型號,口徑5.56mm,使用北約標準彈(M193),全槍長987mm,槍管長508mm,空重2.9kg,彈匣容量20/30發。它的護木突筋形狀、彎形握把及槍托底部突起,優化腰際射擊舒適性,外觀顯著區別于原版M16。他繼承M16導氣式自動原理,但驗收標準嚴格,實戰表現皮實耐用,尤其適應中東高溫沙塵環境;
該槍族單價僅為美制M4步槍的1/3–1/2,且5.56mm彈藥在中東流通廣泛,供應鏈獨立于西方體系。伊拉克本土化生產后,可加裝皮卡汀尼導軌、改進槍托,靈活適配反恐巷戰需求;
2024年,伊拉克議會通過法案要求美軍撤離,親美派勢力衰退。引進中國生產線可減少對美制武器依賴,規避政治附加條款(如人權審查、使用限制)。他作為“國防2025計劃”一部分,目標將輕武器自給率提升至70%。CQ-B生產線由伊拉克軍事工業局(SAMI)運營,帶動本土就業及配套產業(彈藥、維修)。
伊拉克購買槍族生產線得益于中國占伊拉克石油出口33%,雙方以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武器交易常與油田開采權(如魯邁拉油田)綁定,中方提供分期付款或資源抵償等靈活支付方式;
伊拉克國防工業委員會于2024年4月發布國產化輕武器生產視頻,畫面明確展示CQ-B步槍組裝線,主席穆斯塔法·阿蒂·哈桑主持儀式。
中華網(2024年5月)指出CQ-B與VN-22裝甲車、彩虹-5無人機整合為伊軍“快速反應部隊”核心裝備;2024年5月巴格達防務展上,伊拉克展區陳列本土組裝的CQ-B,標注“SAMI-中國合作項目”、
美國務院僅泛泛批評“中國軍事擴張”,未針對CQ-B交易單獨發聲。國防部報告承認“伊拉克多元化采購符合其主權權利”,變相默許:因為美國制裁聚焦導彈、無人機等戰略裝備(如2024年制裁6家中企),步槍生產線未觸及《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CAATSA)紅線。伊拉克以“反恐需求”援引聯合國決議,削弱美國干預合法性;
重要原因也是駐伊美軍從數萬人縮減至2024年的2500人,政治影響力驟降。伊拉克默許親伊朗民兵襲擊美軍基地,迫使美方避免過度施壓,僅維持直升機維護等有限合作;
對于中國而言,CQ-B生產線是繼VN-22裝甲車后,中國“裝備+技術轉移”模式的再次成功。伊拉克成為中東首個實現中國輕武器本土化生產的國家,為后續VT-4坦克、紅旗-9B防空導彈合作鋪路;
伊拉克引進CQ-B生產線,是中小國家在美中博弈中利用“戰略縫隙”的典范:伊拉克以石油杠桿換取軍工自主權,逐步擺脫附庸地位;
而中國通過低敏感裝備打開中東市場,積累地緣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