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9月3號閱兵式的消息是越來越多了。
前幾天,突然爆料,說特朗普可能會來北京參加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的閱兵。結果這兩天,又說韓國總統李在明也收到了邀請,可能要來北京。對外界的傳言,中國外交部已經回應了。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們確實在邀請一些外國領導人出席閱兵式,也在跟各方溝通,后續有消息再公布。
如果你問我,特朗普和李在明,誰更有可能出席?我傾向于李在明。為啥?
一個是消息來源。特朗普來訪的消息都不是靠美國媒體爆料的,而是日本共同社爆出來的。而李在明來北京的消息,是韓聯社報的,韓聯社是韓國的國家通訊社,靠譜得多。第二個是歷史參考。2015年中國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那時候美國總統是奧巴馬,他沒來。而韓國總統樸槿惠來了,而且還坐在主席臺上。
要知道,那時候中美關系還不像今天那么鬧僵,尚且沒請動美國總統。現在你說特朗普來捧場?說實話挺難的。
此前,特朗普確實表達過訪華的想法,不過他不是為禮節來,他是想來談生意,想拿好處。他的心思是“你讓利,我才給面子”,根本不是“我支持你”。而李在明不一樣。他是現任韓國總統,中韓之間最近也在緩和,加上他本人對美國那一套未必全聽,來北京一趟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外交加分。還有人問,金正恩會不會也來?畢竟要真來了,那跟李在明是不是要同桌吃飯?
我認為,金正恩親自來的可能性不大。
還是拿2015年閱兵舉例,當時韓國總統來了,但金正恩沒來。他派的是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崔龍海出席。還有個更近的例子:今年5月的俄羅斯勝利日閱兵。現在俄朝關系好得不得了吧?金正恩照樣沒親自去,而是派了代表團。如果連莫斯科都不去一趟,親自來北京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當然,朝鮮肯定不會缺席,他們會派高級別代表。可能又是崔龍海,也可能換人,但“象征性到場”這個態度肯定會給到。每一次閱兵,來的是什么人,看得出的是國際格局。誰愿意站出來表態,誰退后保持距離,咱們都能讀出點信號。
這次中國要辦的,是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活動。場面肯定大,意義也不一般。中方會借這個機會,傳遞出我們在維護和平、捍衛歷史記憶上的態度。而不管是李在明,還是金正恩,甚至特朗普,來不來背后反映的,不光是“關系好不好”,更多的是站隊的信號。國際舞臺上,姿態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