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門立交橋!
樓房呢?都去哪了?真的沒有!很多北京人都住在前面那些平房里呢!
誰能想象得到?那個時候的西直門立交橋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輛汽車。
▲月壇北街
汽車都去哪了?真的沒有!汽車都在美國呢!
▲還是月壇北街,20分鐘后可等來了一輛汽車,趕緊拍下來了。
▲警察和警車!
▲警察叔叔
▲長安街
那時候“北京212吉普”遍布全國!
▲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西單!
▲西單
還有109路電車、22路公交。
▲長安街
▲26路官園總站
▲西單路口的宣傳員
每逢周日(那時候周六不是假日),各小學(xué)都要派學(xué)生到路口宣傳交通安全(雖車輛不多)。
▲上班路上!
真是自行車王國。太震撼了,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這種真實的場景了。
(楊曉利 攝影)
▲白塔寺
歷史啊,這就是北京的歷史寫照!那時候空氣清澈的可以看見西山!
(楊曉利 攝影)
▲長安街(禮士路)
路邊的居民樓可是當(dāng)時最豪華的!
(楊曉利 攝影)
▲西長安街(禮士路)
沒車!就這么牛。有點像現(xiàn)在的朝鮮。
(楊曉利 攝影)
▲西單路口
交通崗?fù)ひ呀?jīng)沒有了,退出歷史舞臺了。
(楊曉利 攝影)
▲六部口路口
也有堵車的時候?忘了。
▲月壇體育場
業(yè)余足球比賽。
▲月壇體育場
全國第一次“自行車場地賽”。這應(yīng)當(dāng)載入中國體育歷史的史冊了!雖然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比賽服裝,但“運動員”是極其敬業(yè)的!
▲月壇體育場
根本沒有專用比賽用車,都是上下班的28自行車,為了比賽,還把擋泥板、后架、鏈套、甚至車鈴都拆掉了(為了減輕重量)。
(楊曉利 攝影)
▲月壇體育場
小學(xué)主體大隊會。前面那臺機器好像是拍電影時用的,可以支起來升高。
▲幼兒園
太慘了,只有這么個玩的器械。那時候真的很單純,也很容易滿足。
▲小人書出租
“小人書”就是現(xiàn)在的連環(huán)畫。每本租一天1分錢—5分錢不等(根據(jù)小人書的厚度和知名度)。
唉,攝影家們,誰也沒有想到現(xiàn)在都用數(shù)碼了。你們所使用的這些老相機還在嗎?收好了,等升值吧!
小時候經(jīng)常坐106,看著像是紅橋路口?無軌電車比較節(jié)能環(huán)保,有“綠色公交”之稱。當(dāng)時,我國有16個城市有無軌電車,目前只剩下10個城市擁有無軌電車。
那時候街頭理發(fā)、剃頭還很常見。
以前街頭有好多修鞋、修車的老人。
一位穿著白色連衣裙、黑絲襪的女士,現(xiàn)在看來都很時尚。
小區(qū)的居民在打臺球,那時候街頭打臺球是很流行的。
88年的北京街頭上大部分都是自行車,這是崇外大街花市西口?
東單菜市場,京城最老的菜市場,曾經(jīng)紅極一時。
北京飯店前的一幕,只有在這種地方才能看到那么多小汽車,小汽車在當(dāng)時候還是非常少見的東西。
胡同、四合院,看著就親切,想起在胡同瘋跑的日子。
那時候經(jīng)常看到用板車?yán)浀摹鞍鍍籂敗薄?/p>
海淀良友租書店。
可樂比北冰洋貴一毛?那時候都是家大人給買的,真沒印象了。
歷史博物館。
海淀鐘表門市部。
東單快餐廳,龍年北京歡迎你。
西四的慶豐包子鋪。
西單街頭賣狐貍皮的“倒?fàn)敗薄?/p>
西安門大街擦崗?fù)ぃ@事兒我也干過。
前門大街賣冰糖葫蘆。
和平里農(nóng)貿(mào)市場外用彈簧秤稱東西。
大鐘寺蔬菜批發(fā)市場。
京倫飯店。
兒童影院西邊吧?當(dāng)時存自行車多少錢您還記得嗎?
1988年10月17日的八達(dá)嶺長城,這四位看著怎么這么眼熟呢。
1988年的西苑飯店,您認(rèn)出來了嗎?Beyond1988年在首都體育館開過演唱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