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每當我靜下來,就會恍惚聽見某種細微的聲響,由近至遠,仿佛是一只被關在籠里的鳥兒在喑啞地拍打著翅膀。那聲響來自我心底某處空蕩的角落,我的思緒總不由自主飄向那個再難目睹的日本金壺:那是日本國寶級大師親手凝鑄的絕品,它原本該在今年大阪世博會開幕之時,在千萬目光的注視下尋找新的主人,并將拍賣所得悉數奉予日本前首相“日中友愛”的文化藝術交流項目——那是它注定飛翔的方向,是它存在價值的最終升華。
這只重達一公斤的純金壺,是一件非比尋常的器物。它壺身堅毅而婉轉,恰攏住一輪暖陽;壺嘴微微上翹,依稀隱現振翅欲飛的鴿首形狀;壺身呈現出鱗片狀斑紋;壺底靜靜鐫刻著大師最后留下的一方篆書印章;那清瘦字體中仿佛藏著一縷不散的靈魂。那豈止是金子的光彩,分明是百年匠心流轉,是無數個寂靜深夜中凝聚的精魂,更是鐫刻在歲月深處的和平愿景。它曾端立在廣島祈禱和平的祭壇前,低訴戰爭與和解的真實回響。這只沉默的“和平鴿”,身軀里盛滿的不僅是匠心制造,更是跨越國界的脈脈溫情。
然而,它今日在哪里呢?它明明靜靜地擺放在母親的房間里,曾安穩地守護著這方小小空間的溫情。但某一天,它毫無征兆地消失了,雖有蹤跡可循,但它被一只無形的手,在某個時刻,從它理應棲息的故地,輕輕抹去了它的存在痕跡。
我的心仿佛也被生生剜走了珍貴的一塊。真正的痛苦源于這份缺失的重量,更是源于我清楚明了它的去處——它被悄悄帶離,被牢牢鎖進了某個冰冷陌生的角落。我請律師循著蹤跡追尋,可那無形的墻壁似乎無聲矗立著,至今未能盼得歸期。
那金壺,它本應是翱翔天際的和平鴿,羽翼披覆著陽光,越過連綿青山與無垠的蔚藍大海,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著愿望;它理應自由地飛翔,飛入所有珍視和平的心靈殿堂!然而此刻,卻有人伸出惡毒的手,強行禁錮了它神圣的翅膀。它被迫收斂了光華,在幽暗的角落沉默著,無法傳遞光熱,無法抵達它命定該去的地方。
它原本高貴的頭顱此刻蜷縮在某個陌生的陰影里。壺底那凝聚靈魂的印記,或許正被塵埃掩埋;鴿首那向上的姿態,定格成一種無聲的悲鳴。它被剝奪了聲音,被剝奪了光芒,被剝奪了存在的意義與莊嚴使命——猶如一只真正的鴿子被鎖進了狹小的囚籠,只能哀傷地望向牢籠外遼闊的自由天空。一只象征自由與友誼的和平鴿,竟成了被禁錮的囚徒!
試圖想拿下它的人啊,請你也側耳聽聽它無聲的痛苦!請釋放這只無辜被囚禁的和平鴿,讓它自由地離開禁錮它的角落吧!讓它按照最初的約定,踏上它的征途,回到那個等候它完成使命的故鄉。
讓它歸去!讓它完完整整地歸去!讓它掙脫冰冷的束縛,帶著象征和平的光芒再次飛翔——飛過歷史森林、飛過2025的海洋,最終落在每一位渴盼和平、守望和平的人們的心坎上。它應該展開翅膀,輕盈掠過富士山頂的雪光,也溫柔撫過萬里長城厚重的磚石。和平并無邊界,和平的經緯度畫在每一寸真誠期待平安的土地上。
我等待歸還的,豈止是那價值連城的一把金壺?我所呼喚的,是人心深處對美好價值的供奉與守護,是跨越山海、國界的理解與善意。真正的和平,如同這個凝聚著匠心與期盼的金壺一樣,需要被看見、被珍視、被傳遞、被守護。禁錮它,便等同于禁錮了我們彼此靈魂之中向往光明、渴望和解的一份善良本性。
請讓這只珍貴的和平鴿掙脫束縛,自由地重返藍天!讓它承載著中日兩國人民對和平的共同心愿,飛出孤獨的囚籠,飛向寬廣的天地,最終飛入每一位熱愛和平、珍視和平的靈魂深處,安然棲息……
- (貝拉是加拿大華裔作家,“猶太人在上海”系列小說作者。憑《魔咒鋼琴》《幸存者之歌》獲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其文學作品以構建跨越東西方人文史詩、聚焦“苦難與救贖”、提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視角、在不同文明間架起理解橋梁、在全球化割裂時代重建文明對話而受國際學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