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調一打開26℃,就有一股酸臭味……,很多人是不是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疑惑“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是空調的“錯”?還是自己沒用對?!
其實打開空調,或者是設置到26℃,就有一股酸臭味,原因多半是這2個。
1.蒸發器老化或不合格
空調蒸發器上的防水涂料老化脫落或是出廠的時候就不合格,自然就會導致空調開溫度低時沒味,溫度高時就有一股奇怪酸臭的味道。
2.凈化系統“污染”
空調由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和節流裝置四大部件組成,但一打開就有一股酸臭味,可能是因為凈化系統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清潔或更換。
空調的凈化系統包括過濾器、防塵網,它們長時間和空氣相接觸,時間久了難免會堆積大量的灰塵污垢,成為細菌培養皿,滋生異味。
至于為什么偏偏是26℃有異味?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人們潛意識中以為“26℃最省電”,設置到26℃的時候比較多。
一方面是因為空調處于制冷或除濕模式下,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更容易凝結成小水滴。
所以想要解決空調開啟后有異味的問題,我們就需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
1.及時清理空調
每年在夏季和冬季使用之前清洗一次,找人上門深度清潔防塵網、蒸發器等。
長時間高頻率使用的過程中,每間隔半個月用一次空調的自清潔功能。
如果空調沒有自清潔功能,間隔半個月,我們就要斷電,將過濾網拆卸下來,單獨地清潔,晾干后安裝上再通電使用。
2.買品質有保障的空調
空調都清潔了,但打開后還是有異味的問題,很大可能是因為空調蒸發器上的防水涂料老化或不合格導致。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聯系專業的售后或維修人員上門處理。
亦或者以舊換新,換一臺新的空調,畢竟不少人維修家電都遇上了“反反復復修不好,維修費比買新的還貴……”的問題。
而且不管技術多么精湛,維修后的空調必然不如新空調好用,甚至會增加耗電和噪音,耽誤人們的正常生活。
所以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就直接買一臺新的空調,品質和售后更有保障不說,也可能比請人維修更省錢。
如何選購空調?
1、變頻vs定頻
很多人可能因為對空調的要求不怎么高,一直糾結到底選變頻和定頻,但其實經濟條件允許,大家可以直接排除定頻了。
定頻和變頻看著差不多,但實際使用過程中,定頻的耗電量遠超變頻,可能用上3、5年額外產生的電費就趕得上變頻和定頻之間的差價了,不如變頻用著舒服。
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選能效標識上的貼紙標號是GB2開頭的變頻空調。
2、看能效等級
差不多的配置,1級能效的空調要比2級能效的高上兩三百,但其實問題不大。
從長久來看,還是建議大家能選1級就選1級,或2級能效的也行,3級或以下能效的就不要考慮了,買得起未必用得起。
3、看冷凝器類型
一般網購,商品介紹面不會介紹冷凝器的類型,不過大家可以問客服,建議:優先選雙排,其次是1.6排。
4、看制冷劑
如今市面上的空調的主流使用的制冷劑都是R410A或R32,穩定性更好,壽命更長。
所以大家在選購空調時,一定要選這兩種制冷劑類型的空調,忽略其他類型。
5、選電子膨脹閥
毛細管空調,雖然仍舊在市場上流通,但被時代淘汰,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不管是從長久發展還是從當下的使用體驗考慮,都建議大家選電子膨脹閥的。
6、看循環風量
循環風量越大越好,制冷功率越小越好,這樣的空調用著才更高效省電。
溫馨提示:同樣的都是1級能效的空調,但不同品牌的制冷功率不同。
所以差不多的配置下,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多個空調能效標識貼紙上的制冷量和循環風量,買大不買小!
7、看空調外機重量
空調外機越重越好,所以不管大家買什么品牌的空調,同等價位下,可以將空調外機重量作為衡量“材料是否扎實”的標準。
建議,選擇空調外機重量25KG或以上的。
8、匹數,買大不買小
空調匹數越大,制冷效率越高,制冷的范圍就越大。所以大家在選購空調時,要根據房間的大小選對應的匹數或買大一匹。
好了,關于空調就說到這里,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