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來臨,接下來兩個月很適合打游戲,想要升級顯卡的小伙伴也不少。影馳趁機推出了 2 款 RTX 50 系星曜系列新品,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 星曜 LUNA MAX OC 顯卡。
它擁有磁吸散熱上蓋和鏡面背板,還有 16GB 大顯存和 DLSS 4 加持,IT之家已經拿到其中的星曜 NOX OC(黑色款)新品進行體驗,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聊聊,希望能給近期有購卡打算的小伙伴帶來參考。
為了發揮顯卡的全部性能,本次我們搭建了如上圖所示的硬件測試平臺。
一、外觀設計
作為星曜家族的新成員,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不僅啟用了全新設計語言,還做了全新配色和全新結構設計,依舊主打個性和 DIY 路線,非常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
顯卡造型依舊是圓潤風格,正面裝甲的四邊和四角都有圓潤的弧面過渡,完全沒有手感侵略性。配色上這次一改星曜系列的白色涂裝 + 亞克力透明外殼搭配,而是采用了新的黑色涂裝 + 藍紫色圖案點綴,風扇軸柱部分一如既往做了亮閃閃的 Logo 標,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中間風扇兩側類似翅膀造型的藍紫色裝飾以及右側邊緣過渡到側面的部分,都支持 RGB 燈效,妥妥的燈廠既視感。風扇部分為 3 折大扇葉設計,每把風扇有 7 組葉片,環形鏈結構設計讓風壓提升 15%(同噪音環境),風阻更小,散熱效率更高。
顯卡背板的設計也是這張卡的一大亮點,左側擁有一塊獨立鏡面背板,右側還是一體化很高且規整的散熱開口。鏡面背板上可以貼上個性貼紙,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外觀。
當我們橫向安裝顯卡時,鏡面背板就會將上方的主板散熱裝甲、水冷散熱器和內存燈光效果以倒影方式呈現,使機箱看起來更加炫酷。
當然,如果你覺得鏡面背板太過張揚,包裝內還附送了一塊啞光噴砂工藝的金屬背板,只需自行替換即可變為低調風格。
尺寸方面,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為三風扇長卡,官方標稱數據分別為 335x140x56mm(不含顯卡擋板),屬于 2.8 槽的規格。
重量方面,IT之家實測在默認鏡面背板下顯卡重約 1.43kg。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的一側同樣設計了不規則形狀的鏡面 RGB 燈板,居中位置印有 BOOMSTAR 專屬星曜字母 Logo。
亮機后,整個鏡面燈板會呈現無限鏡的重疊效果,BOOMSTAR 標志兩旁各有 3 顆星星點綴,配合紫色系燈光恰到好處。
在 I/O 接口擋板的對立面影馳還設計了一個 IML 穹頂 ARGB 圖案,搭配海景房機箱燈光氛圍感更強。
顯卡電源接口為標準 8pin 設計,左側還有一個 4 針的燈光同步接口,配合包裝內附送的 ARGB 轉接線,可實現與主板、內存的燈光同步效果。
I/O 接口擋板部分厚度小于卡身,提供 3 個 DP2.1b 接口以及 1 個 HDMI2.1b 接口,最高支持 8K / 120Hz 視頻輸出和 4 屏同顯。
配件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配件外,包裝內還配有 1 套可拆卸設計的黑色金屬顯卡支架,鏡面背板擦拭布以及一本快速安裝說明手冊。
二、架構分析
RTX 50 系顯卡的提升我們在之前的評測中詳細描述過,主要包括全新 Blackwell 架構、第五代 Tensor 核心、第四代 RT 核心、全新 DLSS 4 多幀生成技術所帶來的性能提升,當然,RTX 5060 Ti 顯卡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顯存規格從 RTX 4060 Ti 的 8GB GDDR6 顯存升級到了 16GB GDDR7 顯存,無論是容量還是工藝都有提升。
RTX 5060 Ti 規格
具體到產品規格上,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基于 TSMC 4N 制程工藝和最新一代 GB206-300 核心打造,CUDA 核心數量為 4608 個,相比前代 RTX 4060 Ti 的 4352 個 CUDA 核心提升了 5.88%。另外,還包括 759 個 Tensor 核心、72 個光追核心。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顯卡的核心頻率工作范圍是 2407MHz-2572MHz,顯存方面升級為 128-bit 顯存位寬的 16GB GDDR7 規格,總帶寬來到了 448GB/s。TDP 為 180W,相比上代 RTX 4060 Ti 增加了 20W。
AI 能力
RTX 5060 Ti 顯卡擁有 24 TFLOPS 的浮點運算性能,并且顯存容量也達到了 16GB,除了游戲方面可通過 DLSS AI 功能提升性能外,也可以勝任 AI 推理。具體來說,其 FP32 算力為 23.70 TFLOPs,FP16 算力為 94.81 TFLOPs,FP4 算力為 758.51 TFLOPs,相比上一代 RTX 4060 Ti 分別提升了約 7.4%、7.4% 和 114%,可以看到其 FP4 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可觀的。
內容創作
RTX 5060 Ti 顯卡配備了第 9 代 NV Encoders 視頻編碼器和第 6 代 NV Decoders 視頻解碼器,支持了 4:2:2 硬件解碼,每個解碼器可解碼 8 條 4K 60 FPS 視頻源,NVENC 視頻編碼器可將 HEVC 和 AV1 編碼 (BD-BR) 的視頻質量提升 5%,相同質量下的壓縮率提升 5%,還支持全新的AV1 高效率編碼模式。從今年 2 月起,NVIDIA 將陸續與剪映專業版、萬興喵影、Adobe Premiere Pro 和 Blackmagic Design 等專業視頻創作工具合作,支持這些技術。
三、理論性能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這次在散熱上采用了全新的結構和用料設計,首先就是一體式磁吸上蓋,支持免工具拆裝,卸下散熱裝甲清灰 3 分鐘搞定,日常保養顯卡更有效率。
可拆卸的顯卡裝甲部分搭載了磁星 MAX 散熱器,配備 3 把 9518 霜環風扇,扇葉做了折角優化結構設計,風阻更小、風壓更大、風力更強。
內部散熱鰭片上層配備獨立的一體式壓鑄工藝鋁合金中框,進一步提升了結構強度,散熱格柵則采用全黑化處理,一體性更強。鰭片部分還包含 4 根 6mm 鍍鎳熱管、大面積銅底以及回流焊工藝加持。
此外,在星曜 RTX 50 系顯卡的 GPU 芯片表面,官方標配了霍尼韋爾 PTM7950 相變散熱硅脂片,這也是玩家朋友們喜聞樂見的散熱材料搭配。
實際散熱表現我們直接通過 FurMark 烤機進行驗證,經過 10 分鐘烤機后,GPU 溫度僅有 59.9℃,顯存溫度低至 52℃,是IT之家評測過的 RTX 5060 Ti 顯卡中,溫度表現最好的一張卡。烤機過程中 GPU 頻率也保持在 2565MHz,功耗維持在 180W,充足的散熱堆料讓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在滿載場景下,依舊能夠提供滿血的功耗輸出,并且溫度涼爽。
接下來就是 3D Mark 系列測試,在 Time Spy 測試項目中:
- RTX 5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15995 分;
- RTX 4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13453 分;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相比 RTX 4060 Ti 16GB 顯卡圖形性能提升了 18.8%。
在 Time Spy Extreme 測試項目中:
- RTX 5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7397 分;
- RTX 4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6249 分;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相比 RTX 4060 Ti 16GB 顯卡圖形性能提升了 18.3%。
而在體現光追性能的 Port Royal 測試項目中:
- RTX 5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10250 分;
- RTX 4060 Ti 的顯卡分數為 8056 分;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相比 RTX 4060 Ti 16GB 顯卡光追性能提升了 27.2%。
總體而言,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顯卡以 20W 的功耗提升,換來了 18-27% 的圖形性能提升,可見 BlackWell 新架構的優勢明顯。
四、游戲實測
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擁有 16GB GDDR7 大顯存,還有 DLSS 4 技術加持,因此本次我們將采用 1080P 和 2K 這兩種分辨率進行測試,看看它能否滿足主流游戲玩家需求。
1、《CS2》
在競技游戲《CS2》中:
- RTX 5060 Ti 在 1080 分辨率 + 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為 388 幀,1% Low 幀 202 幀;
- RTX 4060 Ti 在 1080 分辨率 + 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為 315 幀,1% Low 幀 155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23.1%,1% Low 幀提升了 30.3%。
- RTX 5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為 276 幀,1% Low 幀 130 幀;
- RTX 4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為 230 幀,1% Low 幀 104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20%,1% Low 幀提升了 25%。
2、《古墓麗影:暗影》
《古墓麗影:暗影》作為傳統光柵游戲的代表,經過實測:
- RTX 5060 Ti 在 1080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207 幀,1% Low 幀 164 幀;
- RTX 4060 Ti 在 1080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80 幀,1% Low 幀 136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15%,1% Low 幀提升了 20.5%。
- RTX 5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38 幀,1% Low 幀 72 幀;
- RTX 4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19 幀,1% Low 幀 60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15.9%,1% Low 幀提升了 20%。
3、《極限競速:地平線 5》
《極限競速:地平線 5》這款賽車游戲非常考驗顯存大小,經過實測:
- RTX 5060 Ti 在 1080P 分辨率 + 極端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53 幀,1% Low 幀 130 幀;
- RTX 4060 Ti 在 1080P 分辨率 + 極端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18 幀,1% Low 幀 75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游戲性能提升約 29.6%,1% Low 幀提升了 73.3%。
- RTX 5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極端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32 幀,1% Low 幀 112 幀;
- RTX 4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極端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05 幀,1% Low 幀 65 幀;
RTX 5060 Ti 相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25.7%,1% Low 幀提升了 72.3%。
4、《荒野大鏢客:救贖 2》
《荒野大鏢客:救贖 2》在傳統光柵游戲中,也是很吃性能的,經過實測:
- RTX 5060 Ti 在 108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109 幀,1% Low 幀 87 幀;
- RTX 4060 Ti 在 1080P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95 幀,1% Low 幀 55 幀;
RTX 5060 Ti 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14.7%,1% Low 幀提升了 58%。
- RTX 5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87 幀,1% Low 幀 72 幀;
- RTX 406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游戲平均幀數 77 幀,1% Low 幀 45 幀;
RTX 5060 Ti 比 RTX 4060 Ti 游戲性能提升約 12.9%,1% Low 幀提升了 60%。
五、DLSS 4 游戲體驗
RTX 50 系顯卡新增的 DLSS 4 技術在 DLSS 3 的技術上,新增了全新的多幀生成技術,結合第五代 Tensor 核心的強大性能,利用 AI 為每個渲染幀生成至多 3 個額外幀,從而大幅提升游戲的 FPS 水平。
DLSS 4 配合全套 DLSS 技術,包括光線重建、超分辨率以及 DLAA 等功能,最多可實現傳統圖像渲染的 8 倍幀率。
5、《永劫無間》
實測環節我們還是以競技游戲開場,《永劫無間》已經支持了 DLSS 4 多幀生成功能,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競技游戲,來測試下 DLSS 4 的性能提升和延遲表現如何。
在不開啟 DLSS 和幀生成選項時,2K 最高畫質的游戲平均幀數為 133 幀,延遲為 15ms。
《永劫無間》自帶了插幀功能,我們直接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畫質下 + DLSS 質量下,分別切換 2x、3x 和 4x 多幀生成,游戲平均幀數分別達到了 151 幀、176 幀和 188 幀,1% Low 幀分別為 91 幀、119 幀和 137 幀,提升線性直觀。
延遲方面,在開啟 2x、3x 和 4x 多幀生成選項下,游戲平均延遲分別增加到 27ms,35ms 和 43ms,每一級多幀生成延遲恰好都提升了 8ms,總體延遲表現完全可以接受。
6、《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2077》對顯卡的壓力有多大不用多說。在 1080P 和 2K 超級光追畫質下,不開啟 DLSS 和幀生成選項,游戲平均幀數分別只有 54 幀和 33 幀,無法達到流暢的游戲體驗。
不過,在游戲中開啟多幀生成后,游戲幀數立刻顯著提升,依次選擇 2x、3x 和 4x 多幀生成,DLSS 選擇質量檔,游戲平均幀數分別提升至 92 幀、129 幀和 161 幀,最高提升幅度達到了 4.8 倍,非常恐怖。
7、《黑神話:悟空》
最后是我們的老朋友《黑神話:悟空》,目前它的 Steam 銷量再次登頂國區榜首,熱度極高。由于采用了全景光線追蹤技術,并使用虛幻引擎 5 (UE5) 開發,即便官方做了細致的性能優化,但對于顯卡的硬件性能壓力十足。
在 2K 分辨率下,即使不開啟光追選項,降一檔畫質等級到超高,游戲平均幀數只有 63 幀,勉強滿足基本的流暢游戲需求。
隨后,我們在 2K 分辨率 + 超高畫質 + 50% 超采樣 + 幀生成 + 最高全景光線追蹤設置下,依次選擇 2x、4x 幀生成選項,游戲平均幀數分別提升到了 81 幀、110 幀和 133 幀,直接擁有了電競級的游戲幀數。
六、魔盤 XT 軟件
除去硬件,影馳也給玩家朋友們準備了一個比較專業的顯卡超頻工具,影馳魔盤 Xtreme Tuner。
它的界面采用經典儀表盤風格設計,藍黑配色,用過其它超頻工具的小伙伴應該對這套交互不陌生。儀表盤左右兩側的刻度表分別顯示當前 GPU 的實時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下方還有核心溫度和顯卡風扇轉速信息。
中間部分則是玩家能夠進行自定義和調節的功能區,一共分 5 個功能模塊,默認展示顯卡超頻功能選項,支持對電壓、GPU 頻率、顯存頻率、功耗以及溫度閾值進行調節,適合有一定超頻知識和動手能力的硬核玩家操作。
這里我將參數進行簡單調整,GPU 頻率小超 300MHz、顯存頻率拉高 90Hz、功耗上限也拉個 10%,也就是 180+18W。
一個小遺憾是所有的參數都只能通過比例條左右拉動,并不支持選中數字手動輸入,因此調節的精準度還有提升空間,希望官方后續能完善輸入具體數值的精準調節方式。
然后咱們復測一下 3D Mark 跑分看看效果,在 Time Spy 測試中,顯卡分數由之前的 15995 分變成了 16930 分,提升了近 1000 分的成績。
而在 Time Spy Extreme 測試中,顯卡分數則由之前的 7397 分變成了 7855 分,也有 400 多分的漲幅,看來影馳魔盤 Xtreme Tuner 的超頻功效不錯,會折騰的玩家摸索到穩定的超頻參數后保存下,就能白嫖更多的性能了。
如果是不會超頻的新手玩家也沒關系,因為影馳魔盤 XT 軟件也提供一鍵超頻功能,選中默認的超頻預設,即中間方框內的灰色“CLICK OC”模式,文字會變成白色,此時點擊下方應用即可生效,雖然超頻效果不一定比超頻大佬精調的小參好,但總歸有提升嘛。
除了 GPU 超頻功能外,影馳魔盤 XT 軟件還提供了顯卡核心信息查看,GPU 燈光自定義和主板同步,風扇轉速自定義和高級曲線調節等使用功能,想要進一步榨取顯卡價值的玩家應該會喜歡。
影馳魔盤 XT 軟件還提供了豐富的設置選項,這個頁面的漢化還不是很全,因此也比較適合硬核玩家設置。
七、總結
全新 Blackwell 架構和 16GB GDDR7 的大顯存加持,讓 GeForce RTX 5060 Ti 顯卡的性能提升足夠給力,尤其是 2K 分辨率下的游戲表現更加輕松。而 DLSS 4 技術則實現了上代無法企及的“性能躍遷”,讓很多硬件殺手游戲從不能流暢游玩,變成百幀電競體驗。在未來幾年里也將幫助玩家更好應對新游戲的硬件挑戰,從容“戰未來”。
除了性能,影馳 GeForce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最大的兩個亮點則是出色的散熱表現和個性化十足的外觀設計。影馳星曜系列一直秉持著高顏值 + 個性化 DIY 組件的搭配,讓玩家無論從性能還是外觀上都能獲得與眾不同的情緒價值,這款 RTX 5060 Ti 星曜 NOX OC 顯卡也不例外。考慮到目前 16GB 顯存的 RTX 5060 Ti 顯卡貨源并不充足,它或許是你暑期裝機的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