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中國爆發了一場以洪秀全、楊秀清為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以后不到三年時間就占領了南京,將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可之后洪秀全、楊秀清等領導人逐漸喪失進取心,沉迷于享樂,還爆發了內亂自相殘殺,最后被滿清政府聯合曾國藩的湘軍等地主武裝所鎮壓,失去了像朱元璋一樣恢復中華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太平天國占領南京以后不做停留,立刻全軍殺向北京,能推翻滿清嗎?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英帝國主義用大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與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開五口通商,廉價的英國機織布打敗了中國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土地兼備日益嚴重,農民破產無數,而滿清的貪官污吏仍舊如狼似虎的搜刮,搞得民不聊生!
這時一個廣東花縣的落第書生洪秀全,受基督教的啟發創立了拜上帝教,因為老百姓生活在絕望中,極易受宗教蠱惑,所以拜上帝教很快發展壯大,還在廣西紫荊山當中建立了根據地。
一次,教中大佬馮云山在廣東桂平被捕入獄,洪秀全返回廣東營救,紫荊山中群龍無首,教眾正要散伙,一個叫楊秀清的燒炭工玩了一把上帝附身,成功實現了篡教奪權,成為拜上帝教實際上的領導人!
現在公認太平天國運動是洪秀全領導的,這點其實值得商榷,因為至少從楊秀清玩上帝附身開始,直到天京事變,楊秀清無論是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是太平天國的領導人。
有人會說,洪秀全是天王萬歲,楊秀清是東王九千歲,無論怎么看至少在名義上洪秀全應該壓楊秀清一頭啊?其實大家還忘了楊秀清的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楊上帝,能口吐神諭,還能杖責洪秀全!所以說楊秀清才是最高領袖,對太平天國負有領導責任!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發動金田起義,建立太平軍,然后起義軍北上攻占永安,在這里建立官爵制度,洪秀全為天王萬歲,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八千歲,馮云山為南王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六千歲。楊秀清還得了“左輔正軍師”的稱號,名正言順的取得了軍事指揮大權。
1852年4月5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先攻桂林不克,后在全州蓑衣渡被清軍江忠源部伏擊,南王馮云山中炮戰死。之后太平軍進入湖南,先后攻克道州、郴州,卻在長沙城下碰了個釘子,西王蕭朝貴又戰死沙場!
太平軍圍攻長沙三月終未能得手,只得北上克岳州,在這里太平軍發現了當年吳三桂留下的青銅火炮,發現還能用,建立了炮兵部隊;又有船戶唐正才率水手數千,大小船只千艘來投,建立了水軍。
然后太平軍全軍北上,于1853年1月12日攻克了武昌,隊伍發展到50萬人!船只一萬余艘。
1853年2月9日,楊秀清、洪秀全等率領太平軍順江而下,上萬只戰船鋪滿江面,十幾萬精兵在兩岸護衛,如泰山壓頂之勢順流而下,兵鋒直指南京。
1853年3月,太平軍主力抵達南京城下,然后經過11天的攻城戰,于3月19日攻占南京,并擊斃兩廣總督陸建瀛。
楊秀清、洪秀全進入南京,并下令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首都,隨后楊秀清派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等出兵占領揚州、鎮江。
此時太平軍一路裹挾青壯,再加上南京城里的人口,加在一起估計一百萬都已經有了。當然,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婦孺,但青壯年男丁30萬應該是有的,其中精銳約10萬人。
雖然攻占了南京,太平天國的處境卻并不好,因為從武昌到南京,太平軍攻城略地都是隨占隨棄,現在上百萬人都集中在南京、鎮江、揚州等幾個孤立的據點上,處于清軍的包圍中。
而清軍方面,太平軍棄守武昌順江東下以后,從廣西起就一路追擊太平軍的清廷廣西提督向榮便“收復”武昌,并和總兵和春、李瑞、秦定三、玉山、福興率清兵2萬沿江追擊。
但太平軍進軍神速,清軍追之不及,等他們趕到南京城下時,南京已然被太平軍攻克!于是向榮等人在于鐘山南麓孝陵衛一帶,建立起清軍江南大營;清欽差大臣琦善等也建立了江北大營,妄圖一南一北鎖死南京。
此時考驗楊秀清決策的關鍵時刻到來了,他為了應對這種狀況,打破清軍的封鎖,發起了兩大戰役:北伐和西征!
1853年5月8日,楊秀清命令太平天國悍將林鳳祥、李開芳率師兩萬余人從揚州出發開始北伐。北伐軍一路上摧城拔寨,攻克幾十個州縣抵達天津附近,最終因為孤軍深入被清軍圍攻而全軍覆沒,林鳳祥、李開芳都被清軍俘殺。可以說北伐是徹底失敗了!
再說西征,1853年6月3日,楊秀清命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林啟榮等率太平軍水師沿江而上,先后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進展可以說是比較順利的。可到了1854年,曾國藩在湖南組建了湘軍水陸兩師,并向太平軍發起瘋狂反撲,武昌等地紛紛失陷,被湘軍一路反攻至九江附近。
楊秀清只得派石達開率8萬大軍前去增援,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曾國藩差點自殺,太平軍再次占領武昌。
與北伐相比,西征是先勝后敗再勝,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牽制了太平軍的大量兵力,影響了太平軍在其他方向的發展。
而且因為遷延時久,太平軍那種初起的銳氣逐漸消磨殆盡,而且領導階層長居南京繁華之地,逐漸腐化,還爭權奪利勾心斗角,最后釀成了天京之變。隨著楊秀清本人身死,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取得全國政權的機會,只剩茍延殘喘了!
所以楊秀清在占領南京以后在軍事上的兩大決策,其實都是絕對錯誤的,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的失敗!
試想一下,楊秀清在攻占南京以后,留下洪秀全和所有老弱婦孺,再留5萬人守城,依靠太平軍水師控制長江的優勢進行防御,牽制南方清軍。然后由楊秀清親自率25萬大軍出兵北伐,直接殺向北京,有沒有一舉成功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至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可能有人會說,25萬大軍北上,軍糧如何解決?太平軍就占領南方幾個孤城,根本沒有能力供應大軍北伐。而北方土地瘠薄,還要南方供應糧食,當地士紳地主也不會支持太平軍。
這確實是個問題,但對太平軍來說不是問題!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打土豪分田地啊!
北方農業是不如南方,但也沒想象的那么瘠薄。大約100年以后,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江北地區,就爆發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參戰的有解放軍60萬,國民黨軍80萬,這總共140萬人照樣要吃飯!那國民黨80萬人,可能一部分糧食是從南方運輸的,可解放軍這60萬人,應該都是當地供應!
1948中國北方的農業生產狀況,和1853年肯定也沒什么區別!所以說江北的江蘇北部、安徽、河南、山東還是有不少糧食,只要太平軍把當地的大戶都掏空,供養25萬大軍完全沒有問題。
還有人說,太平軍沒有騎兵,所以在北方平原和清軍開戰吃虧,這其實也不是什么問題!
太平軍從廣西北上時,也沒有水軍,待到攻下武昌,就有了戰船上萬,蔽江而進了!
而且在太平天國的同期,北方也有一支農民起義軍,叫做捻軍,捻軍可都是以騎兵為主的!
1851年,捻軍在豫南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聚眾起事。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亳州人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占河南永城。
1852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
1853年1月至3月,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安徽、河南,經安徽、河南時,皖北捻黨紛起響應,饑民到處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奪取糧食。
后來,捻軍總首領張樂行還受過洪秀全的冊封,證明他們對太平天國這一套并不是極度排斥的!
林鳳祥、李開芳帶兩萬人北伐,勢單力孤,名頭也不夠大,這些人看不清形勢自然不會投靠;但如果楊秀清親自率25萬大軍北伐,這些人還不得紛紛來歸,等到打到北京城下,10萬騎兵都有了!
我們做一下戰事模擬,太平天國于3月19日攻占南京后休整一個月,同時攻占浦口、揚州。4月20日,楊秀清請上帝上身,下令北伐。
大軍分東西兩路,西路軍由韋昌輝、楊輔清率領5萬大軍從浦口出發,進軍河南、山西,作為大軍左翼屏障,并阻擊從西北來援的清軍。
東路軍由楊秀清親自率領20萬大軍從揚州出發,沿運河北上,穿過江蘇直驅山東圍困濟南,然后讓石達開分兵5萬掃平山東半島。
楊秀清親率大軍停留在濟南圍城打援,引誘清軍南下決戰!如果清軍不南下,等到石達開掃平山東全境,籌集足夠的糧草,兩軍會合攻克濟南,然后直驅北京!
林鳳祥、李開芳北伐示意圖
當時滿清在北方能動員多少軍隊呢?在林鳳祥、李開芳北伐的時候,咸豐拼了老命才弄出僧格林沁、勝寶軍團,一共才六萬人!
如果僧格林沁和勝寶率軍南下進攻楊秀清,楊秀清只要以太平軍主力為中軍,捻軍騎兵護住兩翼,再讓林鳳祥、李開芳兩個猛人打頭陣,僧格林沁和勝寶多半不敵,然后大軍總攻,捻軍兩翼包抄,6萬清軍能跑幾個?!
就算清軍不南下也一樣,無非就是把戰場推進到北京城下而已!
前線清軍一敗,按照咸豐的德行,多半溜之大吉,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上,林鳳祥、李開芳打到天津時,這位就要北巡熱河。只不過當時北伐軍太少,打到天津就打不動了,他才沒有出洋相!后來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到北京,這位爺可是真的跑了!
要是楊秀清25萬大軍北伐,打到北京附近,咸豐能不跑?!他這一跑,北京還能守嗎?!
那時候全國大半旗人都集中在北京,按楊秀清對待旗人的態度,滿清的統治根基就被徹底摧毀了,想不亡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如果太平軍占領南京后,如果全軍殺向北京,滿清九成九是要完蛋的!
那太平天國占領北京后,是不是就能得天下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拜上帝教這種變種基督教,不可能得到中國精英階層的支持,而其許多野蠻愚昧的政策,也不可能長久蠱惑軍民,敗亡是早晚的事!那中國就不知道是姓曾、姓左,還是姓李了!
不過太平天國是得不到天下,但楊秀清能得天下!
打下北京后,楊秀清可以宣布,他說的上帝是中國的梵天上帝,和西方的耶和華沒有半毛錢關系,是洪秀全做夢時搞錯了!然后與拜上帝教進行切割,就像朱元璋打下南京后與明教切割一樣!
然后淡化太平軍的宗教色彩,廢除那些不合時宜的野蠻政策,把北京旗人的土地財富拿來分賞將士收買軍心;再宣布恢復中華衣冠,把山東的孔家供起來,招降天下督撫,那曾左李之流,還會忠于咸豐那個“北清”嗎?
再然后,大軍南下盡收江北之地,進入南京,要洪秀全去北京登基,過黃河的時候再在船上做點手腳,那楊秀清的龍椅就算是坐穩了!
所以說,楊秀清本有一次成為朱元璋那樣的大英雄的機會,可惜因為錯誤決策,白白錯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