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我走路不太方便,我常跟人說,我得過兩種癌癥:一種是可能致命的結腸癌,另一種是不會危及生命的骨質增生。"李樹海坐在講臺上,平靜地講述著自己16年的抗癌歷程。
便血疑云
2009年6月,李師傅突然出現便血癥狀,伴隨腹脹、便秘和持續低燒。多次求醫未果后,他決定自己查閱醫書尋找病因。在新華書店翻閱腫瘤學書籍時,他發現自己的癥狀與惡性腫瘤的描述高度吻合,特別是書中強調"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應先排除惡性腫瘤"。這一發現促使他立即前往南陽市中心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最終確診為結腸癌。
同年10月18日住院后,李師傅在第八天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術后三年間,他堅持進行化療。"第一次化療還算順利,但第二次化療后的第四天,腸胃反應劇烈,每次進食都想嘔吐。"他回憶道,"兒子買來我以前最愛吃的酸辣蘿卜條,可入口后完全不是記憶中的味道,那種酸爽變成了難以忍受的辛辣刺激。"
更令人擔憂的是,檢查顯示他的白細胞指標持續下降。化療結束后復查時,又發現了肺部結節。不安的李師傅開始走訪縣里的癌癥患者及家屬,發現單純依靠手術和化療效果有限。
轉機出現在他遇見一位肺癌病友時。這位身高一米七、體重70公斤的病友面色紅潤,完全不像病人。細問之下,得知對方正在服用中藥調理。
2010年11月15日,經這位病友推薦,李師傅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開始接受袁希福院長的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見成效
"剛開始服藥的前六天毫無反應,到第七天時我幾乎要放棄了。"李師傅坦言,"但堅持到第十天,身體開始出現明顯變化:食欲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原先走路像踩棉花般的無力感消失了,現在能連續步行兩公里。之前持續的感冒樣不適也完全消失了。"
一個月的中藥療程結束后復查,各項指標均已恢復正常。此后,他養成了春秋兩季鞏固服用中藥的習慣。
2024年11月7日,李師傅受邀參加"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經歷。提及當初引薦他接受中藥治療的郭師傅,他惋惜地說:"郭師傅在康復第五年時擅自停藥,結果不到一年就復發。雖然后來又來找袁院長診治,但為時已晚,回去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
談到自己的近況,李師傅說今年6月復查時發現雙肺結節,最大的達17×14mm。"當時非常焦慮,但袁院長安慰我說'連腫瘤都治好了,還擔心什么結節'。我立即配了一個療程的藥,7月22日復查時,結節已經全部消失了。"
李師傅給病友們的建議是: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多參與抗癌組織的交流活動;堅持適度運動;嚴格注意飲食。他強調:"癌癥雖然可以防治,但絕非易治之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