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蟬鳴與墨香交織,藝術的星光在回龍觀文化藝術中心曉劇場大廳璀璨綻放。7月2日下午,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做自己的光"第二屆全員書畫展如約啟幕,回龍觀街道、區教委、市基教研中心、區少年宮及學區的領導嘉賓與全校師生、家長代表齊聚一堂,在筆墨丹青與童趣巧思中,共赴一場以"光"為名的成長之約。
以藝術為源,點亮"自己的光"
"藝術是心底的光源,每一位創作者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開幕式上,主持人以"做自己的光"破題,闡釋展覽的深層意義——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成長軌跡的生動注腳,是童真與熱愛凝成的光點。
孫元偉校長在致辭中動情道:"孩子們以畫筆、石子為媒,將校園的美好與未來的遐想凝于作品。那些對生活純粹的熱愛,如同星星之火,點亮了童年的成長之路。'做自己的光'不僅是展覽的主題,更成為師生逐夢的動力引擎,驅動我們以熱愛為帆,在成長之海破浪前行。"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學美術教研員耿鑫老師對展覽給予高度評價:"孩子們的作品如春日暖風,攜著滿溢的驚喜而來。在聚焦核心素養培育的教育背景下,他們用稚嫩的筆觸、善于發現的眼睛,將'光'的內涵具象化——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明亮與希望的傳遞。而學校搭建的展示平臺,更如聚光成炬,照亮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路徑,值得為每一位在'做自己的光'征程中奮力前行的師生、家長與學校送上掌聲。"
以愛為筆,共繪教育畫卷
展覽的順利舉辦,離不開家長志愿者的全力支持。一5班桑瑞田媽媽、周鑫妍媽媽、甯夏媽媽,二4班董珂含媽媽,三3班熊芊語媽媽、李佳桐媽媽,四3班孫卓晗爸爸、董芳妍爸爸等8位家長,全程參與策劃、布展,用行動詮釋家校共育的力量。開幕式上,孫校長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感謝他們以愛心為藝術教育添磚加瓦。家長們笑著說:"能和孩子們一起完成這場'光的約定',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
九大板塊,解鎖多元藝術宇宙
本次展覽以"做自己的光"為主題,精心打造九大主題展區,融合傳統與創意、童真與文化,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藝術體驗:
1. 我眼中的太陽
墨韻與童真在此交融。孩子們以光為筆,在宣紙上追逐太陽,每一抹色彩、每一道線條都是成長發光的模樣。漫步其中,仿佛能觸摸到童心躍動的溫度。
2. 墨韻京味童畫
糖葫蘆的甜、烤鴨的香、炸醬面的熱乎氣兒……孩子們用畫筆把老北京的煙火氣搬上紙面,京味文化與童真視角碰撞,勾勒出最鮮活的生活圖景。
3. 我眼中的世界
小畫家們化身"造夢師",用五彩畫筆將心里的自然風景、童話動物"搬"到紙上。天馬行空的想象里,藏著他們對世界最純粹的熱愛。
4. 石間躍動童畫
小石子變身"故事家"!孩子們以石為紙,創作出充滿奇思妙想的貼畫作品。指尖觸碰石紋的瞬間,快樂與創意悄然傳遞。
5. 千秋墨韻之雅
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在同學們筆下煥發新生。古樸的甲骨文與創意圖案交織,帶觀眾穿越時空,探尋漢字源頭的魅力,做一次"文化小使者"。
6. 文墨風華之韻
硬筆書寫《千字文》,端莊中見功底;軟筆潑墨經典詩詞,飄逸里藏溫度。一筆一劃間,是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傳承,墨香中邂逅詩意人生。
7. 彩墨丹青樂園
油紙傘里藏著山河詩意,花鳥畫中盡顯自然生機。作為民族瑰寶的國畫,在孩子們的筆下綻放新彩,邀你共賞這份獨特的東方美學。
8. 布間童趣生輝
碎布拼出二十四節氣,拼出奇幻世界。老手藝與童心碰撞,在布紋光影里,遇見傳統與創意交織的溫暖星光。
9. 扇綺丹青雅韻
昌平區教師手繪團扇,山水朦朧、花鳥鮮活,詩詞墨香縈繞扇面。小小的扇子,藏著教育者對傳統的熱愛與傳承,盡顯東方雅趣。
展覽將持續向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開放,九大主題板塊與互動體驗區靜候每一位"追光者"。無論是稚嫩筆觸下的奇思妙想,還是筆墨傳承中的文化堅守,都在訴說同一個信念——每個人都能在熱愛中成為自己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