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廣西北海58歲的李叔像往常一樣在家準備晚飯,在處理螃蟹時左手食指不慎被扎傷一個小口子,由于傷口不嚴重,李叔起初不以為意。
但到了次日早上5點,傷口腫脹疼痛,他懷疑可能是感染了破傷風,隨即前往附近醫院就診,醫生為其注射破傷風后癥狀并未減輕,傷口反而出現血水滲出,此時手指已嚴重感染,就醫清創、藥物控制仍無效,最終不得不接受食指截肢手術。
一次日常的意外受傷,為何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小小的螃蟹竟有這么大的威力?
被螃蟹扎了一下 , 怎么就導致截肢了呢?
被螃蟹扎傷看似小事,卻可能導致創傷弧菌感染。創傷弧菌,又稱海洋創傷弧菌,廣泛存在于海水、貝類及甲殼類動物體表。它喜溫暖環境,在 20-37℃的海水中大量繁殖,且生命力頑強,需 50℃以上高溫才能將其徹底殺滅。創傷弧菌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危害人體:
一是傷口接觸感染,當皮膚有破損時,接觸攜帶該菌的海鮮,細菌會迅速侵入人體,順著血液擴散。
二是食用感染,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帶菌海鮮,細菌進入胃腸道,可引發劇烈腹痛、腹瀉,嚴重時細菌入血,導致敗血癥。
感染創傷弧菌后,病情進展極為迅猛。數小時內傷口就會出現紅腫、劇痛、潰爛,皮膚發黑壞死;全身性癥狀如高熱、寒戰、血壓下降也會接踵而至,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 50%。因其感染后常引發嚴重組織損傷,有時為挽救生命,不得不采取截肢等措施。
哪些人群需特別注意 ,創傷弧菌感染
并非所有人被海鮮扎傷或誤食帶菌海鮮都會引發嚴重后果,但部分人群感染創傷弧菌的風險更高,且感染后癥狀更重,需格外警惕: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放化療的腫瘤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人群,因免疫系統受損,無法有效抵御創傷弧菌,感染后病情易迅速惡化。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肝硬化、肝炎等肝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人,創傷弧菌更易在其體內大量繁殖,引發嚴重敗血癥和多器官衰竭。
老人與兒童: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這兩類人群對創傷弧菌的抵抗力較弱,一旦感染,出現重癥的幾率更高。
不小心被海鮮扎了 ,應該怎么處理?
1.立即沖洗消毒
用流動的肥皂水持續沖洗傷口 15 分鐘以上,借助水流和清潔劑的雙重作用,盡可能沖掉傷口內的細菌和異物。沖洗后,用碘伏或酒精對傷口進行消毒,抑制細菌滋生。千萬不要用嘴吸傷口,避免病菌進入口腔引發二次感染。
2.密切觀察癥狀
如果出現紅腫,有肢體腫脹、疼痛,或出現發燒等現象,需高度懷疑創傷弧菌感染,要立即去醫院及時治療。
如何正確處理海鮮?
1.處理時
處理海鮮時務必做好防護,佩戴厚實的橡膠手套,避免徒手觸碰螃蟹、牡蠣等外殼尖銳的海鮮,防止被劃傷。同時,處理生海鮮的砧板、刀具等器具,要與處理熟食的嚴格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2.烹煮時
烹飪環節需確保海鮮熟透。創傷弧菌不耐高溫,需 50℃以上才能被殺滅,建議將海鮮徹底煮熟、蒸透,避免生食或食用半生不熟的海鮮。像生蠔、醉蝦這類傳統生食海鮮,即便搭配芥末、醋等調料,也無法完全殺滅創傷弧菌,需謹慎食用。
3.儲存時
新鮮海鮮應盡快烹飪,若需保存,需低溫冷藏或冷凍,且冷藏時間不宜超過 24 小時。若海鮮出現腐壞、異味等情況,即便經過烹飪,也切勿食用,以防病菌危害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