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晚報7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凱 通訊員 周凡 廖冬明)近日,岳陽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45歲的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實施單純后路腫瘤分塊切除內固定術。該技術打破了傳統前后路聯合手術模式,以單一切口的微創方式,在曾被國際脊柱外科界視為“手術禁區”的極限空間內精準“拆彈”,為脊柱腫瘤治療開辟出一條安全高效的新路徑。
患者李女士因嚴重胸背痛及行走困難就診,CT檢查結果令人心驚:T1—T3椎體及附件遭腫瘤嚴重破壞,T2水平椎管內腫瘤占位。
更危急的是,腫瘤與包裹脊髓的硬膜之間僅存0.8毫米的狹窄間隙,遠低于傳統手術要求的3毫米安全邊界。這好比在神經密布的核心地帶執行拆除任務,任何微小偏差都將導致災難性的神經損傷。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該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曾琦芳團隊憑借深厚經驗與精準評估,摒棄了創傷巨大的傳統前后路聯合術式,果斷采用國際前沿的單純后路技術方案。
手術如同“蒙眼在鋼絲上運水”:僅通過背部單一切口,醫生們精細分塊切除了T1、T2椎體的腫瘤,同步完成椎管減壓,并在C7至T4節段成功植入內固定系統。整個過程不僅顯著縮短了手術時間,更極大減少了術中出血。
“傳統術式需要前后兩個切口,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曾琦芳在術后指出,“我們的創新在于通過單一切口,實現腫瘤的精細分塊全切。既能避免前后路聯合手術對胸腔臟器的侵擾,又將整體手術風險降低了50%。”
這一技術突破帶來了驚人的康復速度。患者術后次日即能下床活動,神經功能完好無損,預計住院時間縮短60%,僅需7天左右。
該案例標志著岳陽地區脊柱腫瘤手術治療取得重大突破。曾琦芳介紹,此項創新技術可惠及約90%的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未來將進一步推廣應用于椎體轉移瘤等復雜脊柱疾病的治療。
目前,李女士恢復順利,已進入個體化放療階段。
作為省級重點專科,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憑借此次高難度手術的成功實施,彰顯了其在復雜脊柱腫瘤治療領域的地位。這項突破不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點亮了眾多脊柱腫瘤患者重獲健康行走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