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別人家的燈光氛圍那么的好,而你在燈光上也花了不少錢,怎么就做不出來感覺呢?
其實啊就是以下這四個基礎點,沒有人告訴你,趕緊學起來吧。小白看完之后,也能夠輕松掌握燈光的搭配思路。
1、色溫的選擇
燈光的色溫到底應該怎么選呢?選3000K還是4000K?
大家都知道,色溫的數值越低,光的顏色就越黃,數值越高,顏色就越白。
但是到底有多黃?到底有多白呢?
相信大多數的裝修公司和設計師可能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同樣是3000K的暖光,為什么兩個視頻拍出的顏色就完全不同呢?
事實上,在現場眼睛實際所看到的,和大家視頻所看到的顏色也不一樣,所以一直不建議看視頻圖片選擇色溫,即便是同一種材質,在不同色溫下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
因色溫不同,空間所呈現的氛圍也不同。
客廳色溫3500或4000K,明亮清爽不壓抑,臥室選3000~4000K,柔和舒適有氛圍,搭配背景墻,燈帶豐富,光線更高級。
餐廳選3000或3500K,溫馨放松有食欲,書房選4000~5000K,安靜明亮,精神集中,適合工作閱讀。
廚房選4000或5000K,明亮清爽,操作臺柜子下方加燈帶,洗菜煮飯看得清。
2、燈光的布置
好的燈光效果啊需要基礎照明、重點照明、氛圍照明,三種類型的進行組合搭配,營造空間的層次感。
基礎照明指的是暗光環境下照亮空間,保證日常生活工作等基礎的需求。
重點照明就是對空間中的一些重要的物品的打光,它的亮度會遠高于周圍的環境光。
就比方說裝飾畫、壁龕、雕塑等一些裝飾物品,用燈光來強調這些物品的裝飾性,讓空間的主次分明。
氛圍照明就是通過非直射光源的反射效果,比如說吊頂和墻面造型的暗藏燈帶,頂面或者是地面的洗墻燈,再或者是勾勒裝飾體塊的這種氛圍燈。
只有3種類型的照明的相互配合,才能夠讓空間的燈光布置層次分明,高級好看。
3、顯色指數
咱們給家里選擇燈具的時候,往往都會遇到一個專業名詞叫顯色指數,并且說它非常重要,那具體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都知道在陽光下看一件東西的顏色是最真實的,所以我們把自然光的顯色指數呢定義為100。
那么如果在室內,也想盡可能的去還原物品的本色,就要選擇顯色指數高的光源了。
給大家看一組對比,你們就能感覺到顯置的差異是有多大的影響了!
不僅會影響你的裝飾美感、吃飯的食欲,長期處于顯置低的環境,還會造成視覺問題。
如果是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中,比如醫生的手術臺,顯置低的燈光甚至可能會影響醫生的準確判斷,你想想有多可怕?
所以,通常咱們家用,選擇顯指大于90的光源更佳!
4、光束角
這個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不同的光束角的射燈呢適合不同的場景。
如果射燈是用來做基礎照明的,光速角可以大一些,比如說60度,這樣呢就可以照亮更大的區域。
如果射燈是用來做重點照明的,建議大家光束角呢要控制在36度以下,至于具體的數值就要看一下你的燈光有多高,打在多大的物品上。
大家在背燈的時候,可以多備幾組不同光束角的燈具,然后呢根據自己實際擺放的物件來進行調整。
最后還有一點:我一直反復強調一點,就是同一個連貫空間的色溫盡量保持一致。色溫沒有統一的情況下真的很沒有質感,各亮各的,顯得整個空間的光源雜亂無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