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斷腿”到“點一點”,從“張貼告示”到“一鍵直達”,岳池縣酉溪鎮佳和社區依托“川善治”數字平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治理,實現治理效率大提升、干部負擔有效減、群眾滿意度持續增,生動詮釋了鄉村“智”理新路徑的實踐成果。
指尖“連心橋”
暢通治理“微循環”
“經社區‘兩委’研究,擬對破損井蓋進行修繕,現公開征求意見……”6月28日,佳和社區黨委書記李光在“川善治”小程序發布“居民議事”信息,不到15分鐘便收到30余條反饋。
“樓上鄰居管道滲漏,請社區協調處理。”6月26日上午9時27分,佳和社區管理員黃春怡收到“居民說事”待辦提醒。8分鐘后,她抵達現場調解。一小時后,居民屈超英的煩心事順利化解。
“線上訴求+線下響應”模式,在佳和社區已成常態。公開透明的處理流程,不僅提升了公信力,更提升了矛盾調處效率。作為干群“連心橋”,“川善治”在信息發布、糾紛調解、動員參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打開“川善治”小程序,記者看到,村務公開、“三農”政策、工作動態、生活常識等信息一目了然,群眾可隨時在線查閱。通知類消息也實現“一鍵直達”“一站瀏覽”,在“社區頭條早知道”板塊,社區采取最新通知置頂方式,今年以來已精準推送通知7965條,有效解決了傳統公示知曉率低、逐戶宣傳工作量大等問題。
“我們利用‘居民說事’‘書記會客廳’等功能板塊,解讀政策、回應關切、收集民意。”佳和社區黨委委員舒慶介紹,為確保在外務工鄉親同步了解家鄉動態,社區黨員干部耐心指導平臺使用方法。目前,社區居民平臺使用覆蓋率已達95%,“會用、愛用”氛圍濃厚。
“‘川善治’解決了在外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居民周小平深有感觸,線上也能及時聯系社區干部幫忙照顧“一老一小”,心里踏實多了。
商戶羅明則點贊平臺的宣傳功能:“動動手指發布優惠信息,節約成本,效果很好!”
佳和社區還將“積分制”管理融入“川善治”平臺,用“積分”激活力,兌換出文明“新風尚”。
“請幫我兌換一袋大米。”6月21日,居民寇春用積攢的2000積分,在社區積分超市兌換到了心儀獎品。
“對照‘積分制’管理內容,群眾上傳完成積分事項相關圖片,工作人員及時審核公示。”李光說,積分超市運行以來,居民踴躍參與線上互動,積極建言獻策,化身社區“監督員”,共同維護文明和諧氛圍。
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社區累計獲得平臺積分1.4萬分,兌換物資200余件,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持續高漲。
“云端”聚勢能
激活發展“新引擎”
“建議今后在‘村BA’中場增加多樣化表演。”6月12日,居民成小韻在觀看“關愛兒童·酉你同行——和美酉溪籃球邀請賽”后,通過“川善治”平臺留言獻策。
依托“川善治”直播功能,酉溪鎮創新構建“賽事+公益”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體系,成功舉辦籃球邀請賽并籌集愛心資金30余萬元,專項用于幫扶鎮內困難兒童。“‘村BA’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凝聚了人心,傳遞了關愛。”舒慶表示。
“平臺還為我們爭取資源、優化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李光介紹,通過獲取騰訊公司等提供的激勵資金,社區在節假日關愛“一老一小”、優化路燈道路等基礎設施方面取得實效,贏得群眾認可。
6月21日,記者在居民莫定強家中看到,社區利用激勵資金為其安裝的緊急呼救器已投入使用。“有困難一按鍵,社區干部馬上就到,安心多了!”莫定強說。
平臺還暢通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居民張洪艷在“趕集”板塊“曬”出自種小番茄,很快達成交易。土鴨蛋、糯玉米等農家特產也能通過這個板塊便捷流通,讓居民“淘”出便捷與幸福。
“‘川善治’暢通了干群溝通渠道,提升了基層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李光表示,下一步,該社區將持續深化平臺推廣應用,推動鄉村治理向更高水平的“智”理邁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數字動能。
□蔣睿 見習記者 余昌軒 特約通訊員 王芳
來源:廣安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