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靠近徐和路幼兒園的這一塊地很雜亂。去年,居委會尋求各方支持配合,對這里進行整治,建了這個‘黨群小廣場’,安放了座椅、遮陽傘,方便了我們這些接送孩子的家長,有了可以休息、遮陽、避雨的場所,我覺得這個舉措就非常好。”社區居民沈先生如此說道。
近年來,徐涇鎮徐安第一居民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深化物業治理,高質量推進社區治理。具體實踐中,通過創設“三石”書記工作室,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助推社區自治共治為目標,不斷豐富如“黨群小廣場”這樣的特色子品牌內涵,以此帶動黨建與社區治理同頻共促。“工作室成立三年來,密切了居委會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系,也將社區周邊的各方力量匯聚在一起。”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徐仁磊表示,現在,社區“書記微論壇”,“‘徐’徐向善、‘壹’心為民”“社區健身節”“黨群小廣場”等一系列特色子品牌先后成型,成為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有效抓手,常態化開展學習交流、事務商討、為民服務等活動,群眾參與自治共治的積極性更高了。
車位管理
在推進物業治理中,如何發揮好子品牌“書記微論壇”的“穿針引線”作用,一直是社區黨支部在實踐中思考的課題。徐安一居所屬區域內,既有學校、醫院等,也有同樣職能的相關村居組織。為了更好地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區黨組織發動小區物業、周邊村居以及結對共建單位一同參與“書記微論壇”,大家直面問題,群策群力,共同破解諸如垃圾分類、停車管理等物業治理難題。針對原先機動車車位容易滲水的狀況,居委協調物業等部門,對小區原有的停車位進行全面抬升,涉及車位710個;同時,針對居民呼聲,對59個非機動車停車棚進行了全面改造,小區停車難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整體環境面貌得到了提升。“之前由于地面沉降,碰到下雨天,車位很容易積水,經過改造,現在基本消除了這個問題。”徐仁磊介紹說。
“居民是幸福社區的創建主體,滿足他們的文體需求,也是社區治理的應有之義。”徐仁磊表示,這幾年來,徐安一居始終大力支持社區舞蹈、歌唱、器樂、詩詞、書法等文化團隊發展,從活動場所、活動設備到服裝添置等事事上心,充分發揮“黨群小廣場”“體育特色社區”等品牌作用,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廣場音樂會”,成了居民展示才藝的舞臺;連續舉辦三屆社區健身節,通過開展競技類、趣味類、親子類、團體類體育比賽,不僅增強了鄰里互動,也助推了美好社區的共創共建共享。
安全監管是基層社區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環,徐安一居通過組織社區志愿者、居委會、物業工作人員,聯合專業職能部門共同開展 “安全達標小區”創建,定期在轄區內圍繞制度建設、基礎設施管理、安全排查、車輛管理等情況開展全面檢查。通過考評督促物業抓好整改,讓業主真真切切看到居委、物業在社區管理上下的真功夫,感受到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
在便民服務方面,徐安一居自2019年啟動“‘徐’徐向善,‘壹’心為民” 項目,通過對接整合優質資源,每周固定推出菜籃子“直通車”,將新鮮蔬菜直送到社區居民的家門口,大大方便了小區居民日常買菜需求。此外,每月26日的“便民服務日”,居委組織多家單位進社區,設置免費醫療咨詢、理發、磨刀以及各類知識科普、政策咨詢等攤位,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便民服務和志愿服務。
記者:孫彬
攝影:孫彬
編輯:李璨(名優)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賈彥秋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