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簡稱“龍崗婦幼”)收治了一名“食管鎖閉”的新生兒寶寶。這名體重3.1公斤的寶寶剛出生幾小時,嘴角不斷溢出細密的白色泡沫,呼吸非常急促,這個脆弱的小生命隨即被緊急送往該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一場與先天性食管閉鎖的生死救援就此展開。
該院醫生介紹,先天性食管閉鎖,顧名思義,就是新生兒食管發育異常,這條本應輸送食物的 “生命管道” 中途被 “焊死”,或者錯誤地與氣管之間鑿開了一扇 “后門”(氣管食管瘺)。由于食管的異常,唾液、乳汁無法正常下咽,只能反流成泡沫堵塞呼吸道,嚴重時會導致窒息、肺炎,甚至危及生命。這類患兒因為口吐細密白色泡沫的典型癥狀,也被稱為 “螃蟹寶寶”。
當醫護人員試圖為寶寶置入胃管發現無法順利進行時,有著 20 年豐富經驗的龍崗婦幼小兒外科劉斌主任表示, “手術是唯一能讓孩子活下去的方式。”然而,對于剛出生幾個小時的寶寶,傳統開胸手術創傷大、恢復慢,還可能引發胸廓畸形等問題。為了給嬰兒最安全有效的治療,醫院決定采用胸腔鏡微創手術。這種手術方式出血不足 5ml,術后 3 - 5 天患兒即可開始喂養,而且疤痕隱蔽,大幅降低了胸廓畸形風險。
術中,醫生僅在患兒胸壁開 3 個 5mm 小孔,插入高清鏡頭和精密器械,就如同在微觀世界里進行修復工作。劉斌主任稱,手術要達成兩個關鍵目標:一是像修補輪胎漏洞般縫閉氣管瘺口,防止胃液反流腐蝕肺部;二是將食管的 “斷頭路” 重新接通,恢復進食通道。經過各方緊密配合,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第 7 天,寶寶食道造影顯示管道暢通無阻,這個頑強的小生命終于喝下了人生第一口奶。
據介紹,該名患兒的成功救治,是龍崗婦幼多學科團隊通力協作的成果:該院新生兒科第一時間穩定寶寶呼吸,用胃管抽吸減壓防止肺炎發生;影像科利用超細導管造影精準鎖定食管閉鎖位置;小兒外科醫生在胸腔鏡下完成毫米級的精細縫合;麻醉科實時調控呼吸機,保障血氧平衡;護理團隊在術后 24 小時不間斷進行食管減壓,并采用階梯式喂養康復方案。
龍崗婦幼資深專家介紹,統計數據顯示,每 2500 - 4000 名新生兒中就有 1 例食管閉鎖,男孩患病風險略高,且超過30% 的患兒會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脊柱或肛門畸形等其他病癥?!笆彻荛]鎖”具有以下五大癥狀:吐白色黏稠泡沫(唾液無法下咽的典型標志)、一喂奶就嗆咳、面色青紫(乳汁誤入氣管)、呼吸急促、反復發作肺炎(瘺管導致胃液反流至肺)、胃管插入受阻(臨床診斷的“金線索”)、腹部膨隆或凹陷(取決于是否合并瘺管)。
據悉,作為醫院重點科室,龍崗婦幼小兒外科一直是守護兒童健康的堅實力量??剖矣少Y深專家領銜、中青年骨干組成的醫療團隊,臨床經驗豐富。自 2024 年 6 月至今,團隊開展的手術大部分為龍崗首例,不斷突破技術難關,成為醫院的標志性科室,為區域內兒童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隨著醫院改擴建大樓的落成,該院小兒外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科室將依托更先進的醫療設施和技術,深化單孔腹腔鏡技術等前沿手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手術精度與安全性,致力于讓每一位患兒都能得到最小創傷、最快恢復的治療。同時,科室立志建設成為深圳東部乃至更廣泛區域內最大的小兒外科中心,為更多家庭帶去健康與希望。
采寫:南都記者 韓成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