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人民日報報道,國臺辦發言人在回應賴清德相關言行時,直接稱其為“臺獨禍首”。這一稱呼的轉變,迅速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長久以來,大陸對賴清德的“臺獨”行徑密切關注,言辭雖嚴,但稱呼上有所保留。此番直言“臺獨禍首”,足見大陸對其行徑的零容忍,島內局勢也隨之暗流涌動。
中國臺灣(資料圖)
面對賴清德的種種行徑,眾多臺灣問題專家紛紛發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汪小平指出,賴清德的言論是對歷史的歪曲和踐踏,臺灣自古屬于中國,從三國時期的《臨海水土志》,到隋朝派兵至臺灣,再到宋元明清歷代對臺灣的管轄,歷史脈絡清晰,不容置疑。賴清德卻妄圖篡改,其心可誅。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認為,賴清德的講話充斥著對中國歷史的無知與編造,他企圖擴大外部勢力在臺灣的存在感,為“臺獨”制造依據,不過是自欺欺人。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表示,賴清德無視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共御外侮的歷史,將臺灣同胞的愛國情感與“臺獨”掛鉤,蠱惑民眾,居心叵測。專家們一致強調,賴清德的“臺獨”言行違背歷史和法理,嚴重破壞兩岸關系,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必將遭到歷史的清算。臺灣屬于中國,這是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早在三國時期,孫權便派衛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抵達“夷洲”,也就是如今的臺灣,這在《三國志?吳書》中有明確記載,是中國正史中首次對臺灣的直接記錄。隋朝時,隋煬帝三次派朱寬、陳棱等人率軍抵達“流求”,即臺灣,開展招撫和貿易活動。
中國臺灣(資料圖)
在國際舞臺上,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82個國家在這一原則基礎上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明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從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此后,聯合國在涉臺問題上立場堅定,多次強調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眾多國際組織和國家也紛紛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分裂。賴清德的“臺獨”行徑,完全違背這一國際共識,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在國際社會日益緊密相連的今天,其妄圖分裂國家的做法沒有任何出路,只會讓臺灣在國際上愈發孤立。
面對賴清德的倒行逆施,島內各方反應強烈。國民黨發起“全臺叭賴”行動,5月19日下午,民眾按響喇叭,表達對賴清德下臺的強烈訴求。中國國民黨還計劃在5月20日后,在臺立法機構提出“罷免案”“彈劾案”,并在全臺發動“罷免賴清德”運動。
中國臺灣(資料圖)
臺灣民眾黨也對賴清德提出批評,指責其施政空洞,“口惠而實不至”。島內民眾更是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一場場抗議活動不斷上演,民眾高呼口號,要求賴清德停止“臺獨”行徑,還臺灣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賴清德應認清形勢,停止“臺獨”分裂行為,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只有順應歷史潮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才是臺灣的光明未來。在國際社會普遍認可一個中國原則的今天,賴清德的“臺獨”之路注定是一條絕路,臺灣終將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