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殲-10、不是殲-11,也不是殲-16,能讓全軍首批接收國產第五代重型隱身戰機殲-20的作戰單位,以緊急升空的方式執行攔截任務的對手,究竟會是誰呢?據央視軍事報道,裝備殲-20戰斗機的空軍“王海大隊”,于近日執行了一次緊急升空任務。據悉,當時有外軍機逼近中國領空,殲-20飛行員迅速由訓轉戰,戰機接替升空并起飛迎敵。
“王海大隊”是全球首批換裝殲-20的作戰部隊
很顯然,既然是“由訓轉戰”,無疑說明事情發生得頗為突然,是一次真正的“無提前預警條件下的緊急出動”。值得注意的是,有接受采訪的飛行員稱,“整個態勢不斷加劇,速度很快,交會了幾次之后,(我們)一直處于相對有利的態勢”。考慮到“王海大隊”隸屬于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直面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再結合報道中提到的上述信息,我們或許就不難對這件事進行一番簡單的分析了。
殲-20緊急爬升
基本上,能讓中國空軍動用現役制空作戰性能最強的殲-20隱身戰機去對付的目標,基本必然也是具備不俗的隱身效果和空戰能力的機型。而從事發空域和“近日”這一時間節點來想,在此次由殲-20執行的截擊任務中,對手可能的身份有兩個:要么是美國海軍的F-35C隱身艦載機或駐日美軍空軍部隊的F-35A,要么就是日本航空自衛隊進口自美國的F-35J隱身戰機
美軍航母彈射放飛F-35C艦載機
美國《星條旗報》曾在去年夏天證實,駐日美軍空軍部隊正在逐步以F-35系列中的陸基型F-35A,取代已經老舊的非隱身戰機F-16。不僅如此,在去年下半年部署到日本橫須賀基地的“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也搭載了裝備F-35C隱身艦載機的第147戰斗機中隊。該中隊用以取代此前部署日本、裝備非隱身艦載機F/A-18E/F的第115戰斗機中隊。
“華盛頓”號開啟了“春季巡航”
而就在今年5月下旬,“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從橫須賀港起航,開啟了美國海軍的“春季巡航”行動。另外請注意,第147戰斗機中隊不僅由駐日美軍航空母艦所搭載,平時也以“永久性部署”的方式,駐扎于駐日美軍巖國基地。美軍曾表示,從該基地起飛的F-35C隱身戰機,“可在一小時內覆蓋東海和臺海的所有熱點海空域”。甚至有美國軍事專家直言不諱地叫囂稱,“具備隱身能力的F-35C,將成為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對中國沿海地區實施穿透性打擊的重要手段,可用于獵殺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反艦彈道導彈發射車等高價值目標”。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35J戰斗機
當然,考慮到駐日美軍空軍部隊也擁有陸基型的F-35A,以及日本航空自衛隊也引進了在F-35A的基礎上做少量改進而來的F-35J。故我們也不能排除,在這次的“殲-20緊急升空并逼退外軍機”事件中,“王海大隊”所面臨的對手是這些陸基型F-35。而很值得欣慰的一點在于,面對以隱身能力而著稱的F-35系列,解放軍能夠從容地做到“盡早發現、盡早判別、盡早攔截”
殲-20機腹彈艙內的PL-15導彈
事實上,若是打實戰,那“王海大隊”的殲-20戰斗機飛行員,其實根本無需像報道中提到的那樣,與可能為F-35的來襲戰機進行多達數次的交會。畢竟,這是典型的在和平時期對空截擊任務中才會出現較多的動作,即接近到目視距離內,向對手展現自身力量和戰斗決心,進而將對手逼退。如果真打起來,那殲-20完全可憑借比F-35更大的雷達口徑、更遠的探測和鎖定距離、更強的隱身效果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強悍的射程,在視距外就對F-35發動先手打擊
殲-20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不過,視距內的數次交會也并非毫無意義。從飛行員們提到的“速度很快”和“一直處于相對有利的態勢”中就不難明白,雙方進入視距內纏斗狀態后,F-35基本全程處于被殲-20所壓制的狀態。這再度證明,飛行性能平平、特別是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肥電”,在這方面對殲-20毫無優勢可言,后者可憑借速度這一最大的“武器”,實現始終占據更有利的空中陣位,雙方的攻防態勢十分明顯。欲闖中國領空的F-35最終遭到逼退,乃是必然的結果。
解放軍的主戰裝備將愈發先進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與美國等國“沒有硝煙的較量”仍將持續下去。在這一過程中,憑借國產主戰類裝備的綜合性能不斷提升,諸如“王海大隊”等作戰部隊的優勢地位也將愈發穩固。“本是想對中國亮出軍事肌肉,結果卻讓自己丟人現眼”,類似的一幕很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