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黑龍江鶴崗市綏濱縣兩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片片形態奇特的“綠墩”靜臥水澤。它們有個樸實的名字——塔頭苔草,俗稱“塔頭墩子”。這些由歲月與生命合力塑造的自然景觀,是濕地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些高出水面幾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就是塔頭苔草,是各種苔草根系歷經死亡和新生、與沉積的泥灰碳層層凝結而形成的天然景觀,年歲最長可達10萬年。盛夏時節,綏濱縣濕地化身為綠色海洋,塔頭苔草連片分布,尤為壯觀,碧綠的苔草甸如無數絨球鋪展,述說著地質變遷。
作為綏濱縣濕地生態系統的基石,它們不僅是天然的蓄水庫與“水土衛士”,更是高效的凈水屏障,密集的根系如同天然濾網,吸附雜質、澄清水質,默默守護著黑龍江流域的一江清澈。
云南:生態修復成效顯著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下面我們到云南滇池畔的濕地去看看,走進濕地,仿佛置身于一幅絢麗多彩的生態畫卷,連片的水杉林、搖曳的蘆葦和成群的候鳥,與一旁川流不息的公路互相映襯,勾勒出一道動靜相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風景線。
濕地周圍曾經圍湖造田的痕跡,在近年來的綜合治理下已逐漸消失。當地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系統質量,通過采取控源截污、聯排聯調、科學補水等措施,推動滇池保護治理走向縱深化、精細化。
如今,伴隨水質的穩定向好和環湖生態帶的恢復,滇池的生物多樣性日臻豐富,環滇池濕地植被覆蓋率提升到81%、植物增至303種、魚類26種、鳥類175種,滇池金線鲃等土著魚類也得到恢復。
江西南昌:荷花盛開迎客來 鄉村產業因“荷”飄香
盛夏時節,各地荷花陸續進入盛開期,在江西南昌,綻放的荷花為夏日增添了一抹色彩。
走進南昌新建區聯圩鎮的千畝荷花園,荷葉像一把把碧綠的大傘,為荷花撐起一片清涼;嬌艷欲滴的荷花從荷葉間探出頭來,露出嫩黃色的花蕊,散發著陣陣迷人的清香。荷花園里,游客們或漫步在蜿蜒的木棧道上,近距離欣賞荷花的嬌美姿態;或拿起相機、手機,記錄下這一個個美好的瞬間。
荷花引來了游客,游客帶來了消費,隨著賞荷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周邊的農家樂也熱鬧起來。當地充分利用鄉土特色食材,為大家烹制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此外,農戶們也會將藕塘里的龍蝦、泥鰍、蓮子等特色農副產品展示出來,在滿足游客消費需求的同時增加自己的收入。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