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幼兒園的孩子們向社區居民發出觀展邀請,當藝術場館的專業資源走進幼兒園的日常課堂,當自然草木成為孩子們的創作素材…… 深圳多所幼兒園正以生動實踐勾勒出美育的創新圖景。
當代兒童的美育,早已不是簡單的“畫一畫”“涂一涂”“貼一貼”。從深圳市第二幼兒園(下簡稱深圳二幼)的館園聯動課程到福田區第六幼兒園(下簡稱福田六幼)的自然藝術節,再到深圳實驗幼兒園的畢業展,一場場充滿童真與創意的美育實踐,正在打破傳統教育邊界,探索著兒童美育的多元路徑。孩子們在童年時期擔任“小藝術家”“小策展人”的體驗,是一場無可替代的藝術啟蒙,一場方興未艾的美育新潮。
自然與藝術碰撞:在五感體驗中扎根生活
6 月 23 日至 25 日,福田六幼首屆 “童年回聲” 兒童自然藝術節,以 “自然好聽、好看、好玩、好吃、好聞” 五大主題,為 235 名兒童打造了一場全感官的美育盛宴。在 “自然好好聽” 板塊,孩子們用稚嫩的語言描繪幼兒園生活,共同創作園歌,將日常點滴轉化為動人旋律;“自然好好看” 中,藝術家劉彧文帶領師生家長以光影、顏料共創裝置《朗讀回聲》,讓自然之美在藝術表達中延伸;陳麗珠的《一葉一世界》工作坊,則引導孩子們觀察葉片脈絡,在拓印與想象中感受 “一葉一世界” 的微觀詩意。
傳統風箏制作、甲骨文創意解讀、陶土生命花園等互動項目,更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觸摸自然與文化的聯結。正如福田六幼園長曹煜所言:“自然教育重在‘聯結’而非環境完美,即使城市中一葉一水亦可成為課堂。” 這場藝術節打破了 “自然美育需依托完美自然環境” 的固有認知,證明了生活中的尋常草木、日常場景,都能成為美育的鮮活素材。
兒童主體凸顯:從 “被教育者” 到 “表達者”“策展人”
“Hey!歡迎來看我的展!”7 月 2 日,深圳實驗幼兒園(僑香部)2025 屆大班畢業展在僑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啟幕,135 位 “小小策展人” 用畫筆、裝置與詩歌,圍繞 “自我”“時間”“空間” 三大哲學命題,展現對世界的獨特思考。開幕式上,孩子們與社區代表、家長一同用 “魔法顏料” 開啟展覽大門,在這場充滿童趣的儀式中,孩子們不再是被動接受評價的 “畢業生”,而是主動向世界展示自我的 “創作者”。
這種主體意識的覺醒,在福田六幼的藝術節中同樣鮮明。全園兒童不僅是活動的參與者,更是創作的核心:園歌歌詞源自他們的真實表達,裝置作品凝結著他們的觀察與想象。正如曹煜強調的 “尊重兒童表達,避免成人審美對創作本真的覆蓋”,這些實踐都在傳遞一個理念:美育的本質不是讓孩子模仿成人的藝術標準,而是守護他們獨一無二的表達本能。
跨界協同發力:構建 “館園社” 育人共同體
深圳幼兒園的美育實踐,正突破校園邊界,形成 “幼兒園 - 家庭 - 藝術場館 - 社區” 的協同生態。福田六幼聯合 OCAT 及六位藝術家、設計師,讓兒童作品走進公共藝術空間,實現美育成果的社會轉化;家長深度參與素材收集與工作坊,見證孩子從 “被照顧者到自然對話者” 的成長;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等資源的引入,則讓自然美育有了更廣闊的實踐場。
作為深圳最早發起 “館園合作” 模式的幼兒園,深圳二幼于2024 年 7 月至 10 月將 OCAT 的 “詩與藝術 —— 獻給孩子們的藝術展” 搬進幼兒園,更名為 “詩與藝術 —— 孩子們一起玩”,通過獨立展覽空間、沉浸式互動體驗,讓藝術融入日常。策展人、藝術家入園開展教師工作坊,傳遞多元創作思路;“幼兒園情書”“想象的島嶼” 等兒童工作坊,則讓孩子們在詩歌創作與材料建構中提升藝術感知。此外,該園與深圳市博物館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拓寬了美育資源,形成 “館園” 聯動的長效機制。
這種跨界協同不僅豐富了美育形式,更讓教育成果走出校園:深圳實驗幼兒園將畢業展設在僑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邀請居民共同參與;深圳二幼的 “兒童主題博物館” 課程,讓孩子們的探究成果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當幼兒園的藝術展走進社區,我們看到的是教育與生活的無縫銜接。
美育浸潤日常:從活動創新到課程深耕
深圳幼兒園的美育實踐,并非孤立的活動嘗試,而是根植于園本課程的長期探索。福田六幼基于 “一主體,三協同,四維度” 模式,將自然美育融入日常教學,讓孩子們在每日的觀察、體驗中積累藝術感知;深圳二幼則將 “館園合作” 升級為體系化課程,通過 “兒童主題博物館” 課程,讓藝術探究成為孩子們的常態化學習方式;深圳實驗幼兒園的畢業展,更是大班 “自我認知” 主題課程的成果呈現,孩子們圍繞 “時間”“空間” 的哲思,實則是長期課程浸潤的自然表達。
這些實踐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美育不是額外的 “任務”,而是貫穿于兒童生活的 “一件事”—— 它可以是散步時對落葉的觀察,可以是與藝術家的一次對話,也可以是向社區展示作品的勇氣。正如曹煜所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成人學會用孩子的眼睛重新看見世界。” 在深圳的幼兒園里,這場 美育 的探索,正讓更多人重新理解:兒童的藝術表達,本身就是世界最本真的美;而守護這份本真,便是美育最珍貴的意義。
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在跨界中拓展邊界,以兒童為核心守護本真 —— 深圳幼兒園的美育新實踐,正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著生動樣本。未來,當這種探索持續深入,或許會有更多孩子在高水平藝術展的浸潤和互動中,釋放童趣、想象和創意,營構更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涯。
采寫:南都記者 周正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